健康養身★腸套疊不是幼兒的專利 成人小心大腸癌埋伏其中

「腸套疊」是常見的幼兒急症,但並不代表這種「大腸包小腸」的情況不會發生在成年人身上。醫師提醒,成人腸套疊多為腫瘤或大腸息肉造成,民眾若常有腹痛的情況,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腸套疊不是幼兒的專利 成人小心大腸癌埋伏其中

林敬淳醫師解釋成人腸套疊多為腫瘤或大腸息肉造成,主因是腫瘤會造成腸道狹窄阻塞。圖非當事人。(圖片提供/亞大醫院)

大腸包小腸!嚴重腸套疊恐危及生命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敬淳表示,「腸套疊」指的是體內某段近端腸管,套入了與它相連的遠端腸管內,導致腹部腫脹、腹痛、腹瀉及便血等症狀,是腹部急症之一。腸套疊嚴重時可能造成阻塞處的腸子壞死,引發腹膜炎;萬一腸子被撐破,更可能引發敗血症,有高度致死的危險性。

腸套疊常見於6個月至3歲大的孩童,而成人腸套疊則多為腫瘤或大腸息肉造成,主因是腫瘤會造成腸道狹窄阻塞,再加上老人家的腸子比較鬆乏,一旦腸道蠕動變差,不斷擠壓的結果,就容易發生腸套疊的問題,雖然初期多半不容易察覺,等到出現劇痛,往往已經是大腸腫脹,情況十分危急。

間歇性腹痛糾纏半年 阿嬤腸套疊揪出2期大腸癌

林敬淳最近就收治1名80歲李奶奶,平時身體硬朗,喜歡揪團出遊,但自半年前開始,飽受間歇性腹痛困擾,直到2周前腹部腫脹,摸到不明腫塊,緊急陪同就醫才發現是右半大腸長出惡性腺瘤,塞住腸道尾端,造成上端腸管塞入相連的下端腸腔內,形成「腸套疊」的現象,所幸後來經微創手術切除,阿嬤又可遊山玩水。

腸套疊不是幼兒的專利 成人小心大腸癌埋伏其中

若出現排便不順、腹脹常絞痛等情形2周以上,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訊,建議盡快就醫檢查。

排便不順、腹痛持續2周 小心是大腸癌的警訊

林敬淳醫師指出,大腸癌已連續10年蟬聯全國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冠,而常見的腹痛、腹瀉、腹部腫脹等,都可能是大腸惡性腫瘤的早期症狀,民眾務必提高警覺。

另外,現代人因活動量不足、飲食不正常,較容易出現慢性便祕。當出現排便不順、腹脹常絞痛等情形2周以上,一定要立刻赴醫檢查。50至70歲民眾每2年也可做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平時則要培養運動習慣,飲食均衡,少吃煙燻或燒烤食物,才能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581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發布,再新增1名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病患,7月31日入境台灣時採撿,當下沒有異常症狀,但次(1)日出現發燒,衛生單位協助就醫,今日確診,接觸者正在匡列中,指揮中心未公布數據。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台灣第475例新冠肺炎病患,是1名20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比利時來台工程師,在台灣確診新冠肺炎,感染地受到各界關注,如果在比利時就已感染,恐怕已成社區疫情隱憂,假使在台灣受到感染,證實台灣已有不明感染源,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個案在3月入境台灣前已經有疑似症狀,台灣310名接觸者中,109位採撿病毒呈現陰性。 3月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7歲陳小姐,因為喉嚨痛前往診所看診,卻遲遲沒有改善,後來輾轉到臺中榮總看診,確診為扁桃腺癌合併頸部淋巴腺轉移第四期,當下陳小姐一滴眼淚都沒流,連遺囑都寫好,所幸配合醫師接受達文西手術切除扁桃腺癌後,治療過程十分順利,她開始慢慢走出來,和朋友到處出遊、去跳舞等,陳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年養生、運動風氣盛行,更有不少長輩為了健康而提高運動頻率並調整飲食習慣,但如果沒有建立正確運動及飲食觀念,反而可能因此陷入「肌少症」危機,增加老年失能的風險!台灣65歲以上國人肌少症盛行率高達7-10%,但從2019年底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對六都民眾的最新調查發現,有聽過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