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道疾病是免疫亮紅燈 罹患失智症機率大幅增加

腸道疾病是免疫亮紅燈 罹患失智症機率大幅增加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什麼!腸道疾病居然和失智症有關係!發炎性腸道疾病是與消化系統有關的疾病,症狀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等,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統計,有多達300萬名美國成年人罹患上述疾病。另外,根據阿茲海默症協會的估計,約有600萬名美國人患有失智症。現在有研究發現,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人 不但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發病時間也會提早,研究刊登在《腸道雜誌》(Gut)上。


作者表示,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出,腸道中常駐的細菌除了與中樞神經系統有關係,也和人體的疾病和健康都有相關性,這個連結被稱做「腸腦軸」(gut-brain axis)。雖然目前還不知道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因,但被認為是免疫反應受到損害,才導致腸道中的微生物發生變化;此外,最近的研究已經將該病與巴金森氏症聯繫起來。


這個研究分析來自台灣國家健康保險研究數據庫的1,742名45歲以上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並將其與17,400多名無病史的人進行了比較,追蹤時間長達16年,為的是要確定失智症與發炎性腸道疾病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發現,在研究期間,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變得比較高(5.5%),而沒有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人罹患機率比較低(1.5%);此外,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人被診斷出罹患失智症的平均年齡為76歲,而沒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人的則為83歲。


研究人員表示,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可能性多出6倍,而且失智症的風險似乎與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罹病時間長短有關,而且不存在性別差異,男女性的風險都一樣。


不過,由於該研究只是觀察性的,並沒有考慮飲食和運動等生活方式因素,儘管這些發現不足以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與失智症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但較早的研究曾提出,慢性發炎和腸道細菌失衡,的確是造成認知能力下降的潛在原因。


編輯:陳盈臻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新10大慢性食物過敏原排行公布 蛋白冠軍、蛋黃亞軍
▸鼻過敏患者憂心新冠肺炎症狀 耳鼻喉科醫師分析差異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胃食道逆流恐釀食道癌? 「巴瑞特氏食道」是警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高雄報導】生活中,您是否曾因為做家事或是工作中反覆使用手腕、手肘,而導致媽媽手、網球肘、腕隧道症候群等重複性肌肉骨骼傷害呢?有時民眾會自行購買護腕或護肘,但多為軟質,保護效果有限;遇到狀況嚴重時,民眾可能會到復健科就醫,甚至透過醫師轉介,由職能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量身訂做「副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許多人聽過膽囊結石,發作時痛到在地上打滾,但膽囊也可能長出壞東西,台灣每年就有1千多人罹患膽囊癌。膽囊位於腹腔深處,很難透過觸診發現異狀,不少患者是在出現上腹痛、噁心嘔吐、食慾與體重下降、右腹出現腫塊、黃疸等不適症狀時,就醫檢查才確診。 膽囊癌好發年齡在60至70歲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賴以玲/台北報導】疫情已經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28)日無本土、死亡個案,新增6例境外移入個案,個案為2男4女,其中1例為確診機師。疫調顯示,該個案2次採檢Ct值分別為Ct29、Ct28,代表病毒量高,剛感染不久,仍在急性期,研判為在外站遭受感染,將做基因定序。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兒少生活已脫離不了網路,隨著使用網路時間倍增,網路霸凌議題也備受重視!根據兒盟最新調查,近8成兒少認為網路霸凌情形嚴重,但卻僅有2成被霸凌者願意求助師長;兒福聯盟執行長白麗芳表示,最令人擔憂的是,調查中也發現有4成8兒少遭遇霸凌時會感到慌張焦慮,更有逾2成兒少因被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