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自然分娩技巧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自然分娩」(natural birth)通常是指沒有注射任何無痛藥物的陰道分娩。雖然自然分娩並非人人適合,但是支持者十分讚揚拒絕無痛藥物的許多好處,包括需要額外冒險干預的機率較小、產後康復更快、推擠和陰道撕裂的情況更少。有此經驗的媽媽們也提供了一些自然分娩的技巧 :

  1. 讓正面與積極環繞著自己

請避免閱讀會引發恐懼的書籍,並且絕對不要在網路上閱讀所有令人恐怖的故事,相反地,去年夏天在家中順利產下一子的Mckenzie Mangus建議選擇內容正面積極的分娩指南。在生產之前,Mangus的親密好友們為她辦了一場祝福聚會,並分享故事和歌曲,這些成為Mangus在面對分娩時的力量。

  1. 在用力推擠胎兒時想像寶寶的樣子

32歲的Tiffani Greenaway分別於2011年和2013年生了兩個兒子,兩次都沒有使用任何麻醉或藥物,她使用的是「視覺化技術」: 在最劇烈的收縮過程中,想像自己將兒子抱在沙灘上漫步,白色的沙灘、海浪的聲音和快樂的感受支撐著Greenaway度過了生產的疼痛。

  1. 為自己找一位充滿活力積極的陪產士

加拿大34歲的Christine Marion-Jolicoeur育有二子,分別為3歲和5歲,她說 :「我在生第二胎時,只想要我的陪產士 我需要她在我旁邊看著我的眼睛,在每次收縮的過程中指導我,告訴我我做得很好。」

自然分娩技巧

  1. 確保自己和配偶都瞭解分娩會經歷到的每個階段

美國加州現年31歲的Brooks Van Wingerden分享道 :「在孩子生出來之前,我和先生經歷了無數種情況,過程中先生會告訴我 “你已經開了5公分”、“他們準備弄破胎膜”…等,我則是一遍又一遍地告訴他,無論我有多痛苦,我都不想要硬膜外麻醉。」雖然過程中Wingerden曾出現乾脆直接開刀生產的念頭,但先生在一旁的解說及鼓勵幫助她順利完成「自然分娩」的心願。

  1. 為這重要的一天訓練自己的體力

現年29歲的Susanna Elliott在懷孕期間每天至少要做10分鐘的健身運動,她分享道 :「我做了很多深蹲,好讓自己保持健康,這些有助於增強我的力量和耐力。」

  1. 與醫生做好溝通

美國27歲的Angie Weber在懷著雙胞胎時,前後分別與7位醫生交談,最後終於找到一位願意支持她自然分娩計劃的醫生。Weber堅決地告訴醫生絕不施打硬膜外麻醉,而醫生對此表示尊重並願意配合。

Reference

7 ‘Natural Birth’ Labor Tips From Moms Who Know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長得小心家中隱藏的「兒童殺手」!林口長庚兒童醫院今(11)日就公布,根據長庚兒少保護中心的最新研究顯示,近5年間,孩童光是誤食毒物(不含異物)的急診案件,每3天就有1件,尤其最常發生在家中和5歲以下的孩童。甚至今年元旦假期,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急診室短短8小時內,就一連...

閱讀詳情 »

▲醫師建議家長應學習CPR和哈姆立克動作,為孩童誤食異物急救做好準備。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誤食毒物的風險不只是小小孩!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科醫師吳昌騰就收治一名17歲的男孩,凌晨4點多時,因為覺得口渴,迷迷糊糊從冰箱裡拿了一瓶瓶裝的咖啡,便大口灌下,喝完後,才覺得味道不太對,稠稠的,沒...

閱讀詳情 »

跑錯科掛錯號? 容易分心、過動,可能是睡眠呼吸出問題 經常聽到孩童有注意力不集中,或是過動的問題,其實並不是「活力太充沛」,可能與打鼾及睡眠呼吸中止的情況有關。門診中最特別的案例,就是一位本來上課總是打瞌睡,換了好幾種學習法都沒有改善的孩子,學校老師很挫折,建議家長把他轉去資源班。經過診斷,這孩子患...

閱讀詳情 »

二○一九年全球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造成許多感染者和老年人死亡,隱形殺手就是「沉默缺氧」。有些死者的死因,也可能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近期美國曾進行研究,回溯新冠肺炎患者的就醫史,發現其中約有二十一至二十八%曾確診睡眠呼吸中止症,比例很高,將近四分之一。 就邏輯推論而言,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因為氧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