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苦味的絲瓜可別吃下肚! 葫蘆素作怪恐導致中毒狂瀉

苦味的絲瓜可別吃下肚! 葫蘆素作怪恐導致中毒狂瀉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1名79歲吳伯伯在自家田種植絲瓜,日前收成後烹煮來食用,當下吃到絲瓜覺得有苦味,雖然吃起來味道不是很好,但吳伯伯捨不得浪費食物,還是硬著頭皮吃完整條絲瓜,之後連續3天腹瀉脫水,整個人瘦了1圈,家人看見覺得不對勁送往急診,確診為「絲瓜葫蘆素中毒」,透過止瀉藥物和點滴治療後症狀終於改善,醫師提醒,絲瓜有苦味就要是小心葫蘆素作祟,並提高警覺。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曾晟恩表示,老農就醫時自述平時飲食簡單,鮮少大魚大肉,且多半都吃自己種的蔬菜水果,唯獨日前吃到1條「苦味絲瓜」,才開始出現腹瀉的症狀,懷疑元兇可能是苦味絲瓜,才會刺激腸胃道造成腹瀉問題,讓老翁「廁所跑不停」。


根據農委會資料,絲瓜果實的苦味來自葫蘆素,在一般種植情況下其含量微乎其微,但若絲瓜在種植時日照不足、低溫、害蟲叮咬、不當使用肥料、農藥問題等,絲瓜會自行累積微量葫蘆素,以提高自身抗性;此外,專門做為砧木的絲瓜為稜角絲瓜和圓筒絲瓜之雜交後代,特性為生育旺盛且抗病性高,但果實帶有苦味,本身也不建議食用。


醫師指出,葫蘆素對腸胃道有刺激性,一旦攝取過多,不僅味道會苦,還會引起腸胃痙攣、嘔吐、腹瀉、脫水、虛弱無力,甚至低血壓,正常的絲瓜並沒有苦味,因此當吃到有苦味的絲瓜,且合併出現消化道不適症狀,就代表葫蘆素超量,輕者服用止瀉藥物後即可緩解,並不需住院;症狀嚴重者,則必須住院透過止瀉藥物和點滴治療,以保持電解質平衡,通常幾天後症狀即能改善,並返家休養。


曾晟恩提醒,舉凡蛤蜊絲瓜、絲瓜粥或絲瓜麵線等,都是十分常見的餐桌佳餚,加上熱量低、營養成分高,深獲國人喜愛,但若不慎吃到帶有苦味的絲瓜時,雖然不至於會致命,但務必立即停止食用,以免產生腹瀉問題。


更多NOW健康報導
▸紅肉白肉如何分? 營養師教你從動物身上幾隻腳來判別
▸肺癌成國人頭號殺手 化療和標靶治療副作用中醫可緩解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據統計,台灣每10人就有1人吃素,高居全球第二,若是吃素者罹患癌症,營養補充就非常重要,但許多癌友迷思,擔心吃得太好會養大癌細胞,最後反而會讓自己營養不良,抗癌不利。台安醫院外科部糠榮誠主任表示,接受化療時,若病友營養不足,會導致化療無法繼續,所以建議病友能補充好的營養...

閱讀詳情 »

乳癌為女性十大癌症之首,如果診斷為高侵襲力的三陰性乳癌,有些患者在失望之餘,往往選擇放棄治療,而改用偏方,結果錯失治療機會。事實上,根據國外最新研究發現,面對乳癌治療惡霸三陰性乳癌,即使已經是晚期轉移,採用化療藥物合併免疫治療,可改善治療存活期,此精準治療趨勢,有機會翻轉治療瓶頸,為患者帶來一線曙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40歲的黃先生在外商公司擔任主管,平時經常應酬,生活作息不定,每年都自費數萬元做高階健康檢查,但收到報告便丟在一旁,未回診追蹤也從不控制飲食。直到這1個月來經常感到疲倦無法恢復,食慾下降,頭暈不適。至門診就醫時發現肝指數突然升高,才知道是急性肝炎,且血糖飆升造成身體...

閱讀詳情 »

「醫師!我最近不曉得怎麼了,明明沒有劇烈運動、受傷。但就是一下肌肉、關節這裡痠,那裡痛怎麼辦?」年屆50的陳媽媽一進診間就抱怨道。您也有類似困擾嗎?中醫師解釋,更年期女性受到腎氣不足影響,除了會出現坊間常聽聞的盜汗、潮紅、失眠等症狀外;臨床上也發現,不少人會伴隨有筋骨疼痛問題的發生,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