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落實家中垃圾分類,年長者比例較高!

 

部分民眾不習慣做垃圾分類,時常將所有垃圾集中綑成一包,便直接丟到垃圾車裡,這種處理方式容易使一些可回收垃圾,被當作一般垃圾焚燒或掩埋,不僅使垃圾總量增加,同時也造成資源的浪費,而到底有多少民眾有垃圾分類的習慣?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網於2016/1/10(日)針對民眾對「垃圾分類習慣」進行調查。

落實家中垃圾分類,年長者比例較高!

「請問您家中會特別做垃圾分類嗎?」,調查結果顯示,「幾乎都會」占53.7%,「常常會」占30.0%,而「偶爾會」與「幾乎不會」分別占12.9%及2.7%,另外「其他」則占0.6%。整體而言,逾半數(53.8%)民眾平常都有做垃圾分類的習慣。

 落實家中垃圾分類,年長者比例較高!

進一步以「年齡」為基礎進行交叉分析,發現「20-29歲」民眾「幾乎不會」做垃圾分類的比例顯著高於「其他年齡層」,而隨年齡層上升「幾乎都會」做垃圾分類的比例則逐漸增加,由結果可知,年長者於垃圾分類的習慣可能較佳,但其實垃圾分類人人有責,不能僅靠部分民眾努力,而是需要所有人一起落實,才能有效改善環境。

 落實家中垃圾分類,年長者比例較高!

   此調查針對波仕特線上市調網13歲以上會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時間為2016/1/10(日),分別回收有效樣本為1,421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各為2.60%以內。執行方式是波仕特線上市調網(Pollster Online Survey)透過網站市調平台,針對會員進行抽樣調查;由波仕特發送email邀請會員填寫波仕特所發布的問卷,進行市場調查及市場訊息蒐集。波仕特會員皆經過手機簡訊與email雙重認證通過,樣本資料可信度高於一般網站會員。

參考資料:

  1. 不落實垃圾分類 18日起開罰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4963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前媒體報導知名歌手詹雅雯確診巴金森氏症,新聞一出立刻引起民眾關心,一來不捨詹小姐受病痛折磨,二來震驚年紀輕輕怎麼會罹患這個疾病。巴金森氏症 10大症狀應警覺中山醫學大學神經內科陳安芝醫師指出,巴金森氏症是腦部神經持續退化所造成的疾病,病患腦部的多巴胺神經系統與海馬迴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脂肪肝是國人常見的肝臟疾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長期下來卻可能演變為肝炎、肝硬化或肝癌,是不可忽視的肝臟殺手!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陳瑞華特聘研究員團隊發現一種操控細胞自噬(autophagy)的新機制,經動物實驗證明能抑制脂肪肝形成。研究成果已於本(110)年2月發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醫療資源的可親性及醫療水準雖名列國際前茅,但偏鄉的醫療資源依然不足,尤其遇到重大傷病患者時更加明顯。但在現實環境下,無法處處都有醫學中心,如何弭平偏鄉與都會市區的醫療照護水平,是跨單位需要認真思考的議題。應邀出席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強數位科技的應用要兼顧品質、隱私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91 歲的阿桃嬤一個月前在養護中心跌倒,家屬帶至外院診治,因擔心併發症選擇保守治療,一個半月後阿嬤因疼痛難耐無法入眠至醫院骨科求診,術後六天出院。 骨質疏鬆症很沉默 往往跌倒才會發現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骨科黃漢仁主任表示,骨質疏鬆症病人的骨頭比一般人脆弱更容易骨折。由於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