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調查曝台灣「中醫粉」有3成 年輕化19歲以下6成因這毛病找中醫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誰說中醫只有老年人在看!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9)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國內擁有不少忠實的「中醫粉」,1年內看過中醫的人接近8成,3成更是固定每個月去看1次中醫者;值得注意的是,打破傳統看中醫年齡層偏高的刻板印象,求診年輕人越來越多,甚至20到29歲年齡層每3人就有1人每月找中醫調理身體。

這份「中醫醫療認知與行為」網路調查,由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與康健雜誌合作,在今年4月針對1112名民眾進行。

調查發現,1年內看過中醫的人接近8成,而回答每月都要看中醫至少1次的「中醫粉」逾3成,其中又以30到39歲的人最多(41%),20到29歲(36.2%)及40到49歲(36.5%)。另外,有症狀才看中醫的人則占了一半以上。

至於看中醫的原因,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主委陳潮宗表示,民眾最常因為調理身體來找中醫,包括常小感冒、手腳冰冷、水腫、婦科或睡眠問題等,都是民眾一進診間就開口要求解決的長期困擾。

打破過往中醫老扣扣的印象,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柯富揚說,調查顯示,19歲以下年輕人有超過6成都因「筋骨痠痛」問題求診中醫,他強調,傷科一向是中醫的寶,只要一有扭挫傷、運動傷害等發生,透過中醫針炙及傷科診治其實效果十分的好。

調查另發現,台灣民眾對中醫藥的認知都提升不少,打破「中醫藥會傷腎?」的迷思,受訪者有68%都知道慢性腎臟病可以看中醫;且受訪者也都知道針炙不只能治療筋骨傷害,也能治療其他疾病,並有81%受訪者都知道科學中藥。

科學中藥怎麼吃才對?陳潮宗也提供小訣竅,事實上,科學中藥由於多添加玉米澱粉等賦形劑,早就不像傳統中藥般良藥「苦」口,別急著一口氣吞下肚,最好以嗽口方式,讓科學中藥在口中與開水充分溶解之後再嚥下。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天氣溼熱悶快搞定分泌物! 陰道炎頻發作竟會害妳不孕體質

短期商務開放來台 澳、日、韓疫情再起改列觀察「最壞恐除名」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整理◎林昕潔、編輯部 繪圖◎蔡兆倫 ◎腦中風:大腦停電中 究竟什麼是腦中風呢?當腦部的血液供給遭到阻斷,就會發生腦中風。腦部神經細胞沒辦法得到足夠的氧氣,神經元的功能就會立刻斷電;若是缺氧的時間較長,神經元便會死去,腦部損傷的情況也愈來愈嚴重。 由於大腦的各個區塊負責不同功能,所以腦中風的症狀要看...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報導】 ▲消基會將此次檢的結果與2014年台北市衛生局檢測的結果做比較,結果顯示豆干與干絲二類產品最常有過氧化氫過量添加的情形。(記者鍾佩芳攝) 豆製品對茹素者而言是豐富的蛋白質來源之一,消基會昨(1)日表示,此次抽查的50件豆製品中有六件樣品檢出過氧化氫,已違反「食品安全衛生...

閱讀詳情 »

如果女朋友生氣時,最好的安撫方法不是給她糖吃,而是要她趕快去小睡一下。來自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指出,女性比男性更需要睡眠,若女性睡眠不足,容易出現憂鬱、情緒差,甚至引發中風或發炎等症狀,而值得注意的是,男性睡眠不足,卻不會有這些麻煩,此研究目前已刊登在《科學世界報告》。 這項研究是由著名睡眠醫師布勞斯...

閱讀詳情 »

台北市內湖疑似染上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 (MERS-CoV) 的案例雖然已證實並未感染,但鄰近的南韓至 6/1 為止已快速累積了 18 個感染案例,引發民眾的焦慮。疾病管制署表示 MERS-CoV 是透過接觸與飛沫傳染,平時多洗手可減少病毒附著機會,如果有發燒或呼吸道病狀,則應戴口罩。醫師也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