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變胖怎麼辦? 減重大作戰要澱粉支援

變胖怎麼辦? 減重大作戰要澱粉支援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體重上升,不免讓人擔心。對此,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提醒,肥胖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慢性疾病,會影響健康,均衡少吃、多動,即是減重的不二法門;然而不宜刻意不吃澱粉,尤其建議適度攝取高纖全榖及根莖類食物,以免便秘或思緒不清。

身體就像翹翹板 熱量攝取及消耗需平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對身體健康影響大,容易造成糖尿病、代謝症候群、高血脂等,風險更比正常體態者增加 3 倍;另外得到高血壓、膝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痛風等風險則增加 2 倍。對此,凃宜辰說明,若肥胖者能將體重降低 5 %,就能改善血壓與血糖,提醒肥胖者應留意自身體重控制。

凃宜辰表示,根據 2013 年至 2016 年國民營養健康變遷調查,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 45.4 %;另外,據統計,台灣人肥胖原因前 2 名為愛吃肉、不愛動,導致台灣成為亞洲肥胖冠軍。那麼究竟如何減重?營養師說明,簡單而言,人體熱量的攝取與消耗就如同蹺蹺板,當攝取熱量高於消耗熱量,體重就會上升;因此,少吃多動為減重鐵則。

澱粉太少會便秘 改善飲食習慣才能助減重

若要減重,可以從飲食習慣開始改善,留意不吃早餐、不吃蔬菜、愛喝飲料、愛吃肉食、吃宵夜、高糖鹽油、低纖維質等,都是易造成肥胖的錯誤飲食習慣。另外,許多減重民眾會避開澱粉攝取,凃宜辰提醒,澱粉吃太少,反而會導致頭腦不清楚、情緒不穩、便秘、腹部肥胖等,因此要減肥一定要適當補充澱粉,高纖維質的全榖根莖類則為優良澱粉來源。

另外,在飲食技巧方面,凃宜辰建議,改變進食順序亦有幫助,先喝湯、吃青菜,再攝取豆腐、魚肉、雞胸肉等的低脂蛋白質,接續纖維高的全榖根莖類;進食時務必細嚼慢嚥,便可產生飽足感又健康,而日常零嘴以水果、堅果取代高熱量精製品,控制熱量攝取補充膳食纖維。

多動少食重均衡 有望減重成功改善生活

生活習慣亦有極大影響,由於上午 8 點、中午 12 點、下午 5 點及半夜 1 點,為身體飢餓素分泌旺盛時段,因此若是熬夜,就會想吃宵夜;建議按時睡眠,便能克制宵夜的欲望。再配合每日均衡飲食達 25 種以上食物,食用不同種類及顏色的食物,多元攝取營養。以均衡飲食加上多運動的方式,即有望可以減重成功、改善生活。

【延伸閱讀】讓免疫力UP UP! 補對營養流感不來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2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70歲陳姓阿嬤是「少奶奶俱樂部」成員,確診乳癌之後,接受乳房切除手術,術後在醫師建議下,完成行乳房重建手術,因為她退休後最大的休閒與生活樂趣就是至陽明山泡裸湯,恢復乳房外觀,她自覺人生才真正圓滿。 「乳房重建不分年齡」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歐陽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思覺失調症患者約在20歲左右會發病,每次發病對大腦都會有不可逆傷害,症狀包含幻聽、幻想、語無倫次、思考能力下降等,但只要即時診斷規律服藥,就能大幅改善症狀,回歸大眾生活。假使大家對思覺症抱持恐懼,刻意疏遠沒有良善互動,反而增加患者挫折感,降低規律服藥意願,增加發病頻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1名15歲男童日前因頭痛不適昏倒,被家人緊急送往急診,經診斷疑為水腦合併癲癇,施以抗癲癇藥物治療。但男孩父母對癲癇病情仍有疑慮,故改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神經科門診就醫。透過檢查,發現男孩眼動受限,眼睛無法往上看及往外側注視,醫師問診發現,他從小學4年級就開始頭痛,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高雄報導】腦中風是國內10大死因第4位!每45分鐘有1人因腦中風死亡。義大醫院每年收治約600多位缺血性腦中風患者,今年成立腦中風中心救治成效卓越,更於上個月獲得醫策會「腦中風」及「創傷性腦損傷」疾病照護品質認證獎。腦中風急救搶「快」非常重要,每延誤1小時疏通血管,將加速腦部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