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起床後「身體」如果有這些症狀,說明你已經不健康了!

俗話說得好:「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實際上,任何疾病的發生髮展都有一個過程,在突發前都有一些身體上的先兆,只不過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罷了。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我們應該對人體發出的不良信號,給予足夠的重視,避免釀成大禍。

 

一、起床後的四個信號

起床後「身體」如果有這些症狀,說明你已經不健康了!

             via fj.people.com.cn

 

 

人的一天在不同階段身體的不良感受,就是在向您的健康發出警示信號。

 

1、清晨醒來如果頭暈、頭昏,可能是出現了頸椎骨質增生或血黏度過高等疾病;

 

2、如果在起床活動20 分鐘後浮腫還不徹底消失,提示可能有腎病或心髒病;

 

3、晨起噁心嘔吐,除去懷孕的原因,如每天早上都如此,很可能是慢性胃炎或肝膽有病;

 

4、晨起小便,如果尿液棕色,提示肝臟可能出現問題。

 

二、清晨對鏡觀察臉色

 

 

 

洗臉時對著鏡子觀察,看看自己的臉色有沒有什麼異常:

 

1、如果發現自己臉色潮紅,可能與心髒病或高血壓有關;

 

2、如臉色帶黃,還伴以身體疲倦,很可能是黃疸型肝炎;

 

3、如發現眼睛顏色改變,充血、渾濁、色黃,應馬上去醫院看醫生;

 

4、如眼瞼蒼白,提示可能患了缺鐵性貧血;

 

5、如眼角膜出現一圈模糊的灰環,說明心臟可能有問題,如果是30~50 歲的男性應馬上到醫院就診。

 

三、刷牙留意牙齒口氣

 

1、刷牙時如果牙齦出血,很可能是牙周病,因為如果牙齒健康是不會出血的。牙齒出血也可能與肝病有關。這種現像在慢性肝病患者中很普遍,還會伴有鼻子流血、月經過多。主要原因是肝細胞損傷後,肝臟產生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繼而凝血機制發生障礙。

 

2、如果出現口臭、口氣重,則可能是牙周病引起,同時,胃病、肝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或缺乏微量元素鋅和維生素B 都可能導致口臭。比如,胃幽門螺桿菌感染可引起持續性口臭,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飢餓感和胃痛。一旦吃飽喝足,口臭會隨之減輕,而隨著幽門螺桿菌的根治,口臭也會自動消失。

 

3、口中有氨味要格外注意腎臟的健康。當腎功能衰竭時,由於不能正常代謝,體內肌酐、尿素氮含量增高,口中就有一股特殊的氨氣味。

 

四、飲食上的大病先兆

 

 

1、如果總感到口渴,要去查查血糖和糖耐量,看有沒有可能是糖尿病;

 

2、如果在清晨4~5 點鐘醒來有強烈的心慌飢餓感,並且伴有疲乏無力,直到吃早餐後不舒適的感覺才逐漸消失,提示可能是糖尿病傾向;

 

3、如果吃油膩食物後上腹部疼痛,並放射到右肩背部,很可能是患有肝膽疾病;

 

4、如果食慾亢進,體重卻減輕,可能患了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5、如果沒有食慾,見到油膩就噁心,易疲勞,可能是患了肝炎;

 

6、如果出現食不知味,並伴心悸、多夢、失眠等。這就意味著心臟功能受到了損害,是操勞過度所致。當口中乾澀,舌苔厚重,嘗不出食物的滋味時,尤其要警惕,防止心臟發生病變;

 

7、如果飯後總是出現反酸、腹脹或腹痛等症,提示積食了,要多吃新鮮蔬菜,三餐要注意清淡,以易於消化。

 

五、手部的警示信號

 

起床後「身體」如果有這些症狀,說明你已經不健康了!

 

1、觀察自己的雙手,如果發現指尖比指節更粗大,可能是患有較嚴重的肺部疾病;

 

2、如果指甲生長緩慢,沒有光澤並且變黃變厚,提示淋巴系統出了毛病;

 

3、如果手背靜脈突出,並且隨著年齡增加越加明顯,也提示有心髒病的可能;

 

4、如果手掌泛紅,可能是肝臟出現問題及內分泌失調;

 

5、如果過度興奮或緊張時手掌常潮濕出汗,可能有甲狀腺的異常;

 

6、手發抖可能是甲亢,也可能是帕金森病。

 

六、眼睛的警示信號

 

起床後「身體」如果有這些症狀,說明你已經不健康了!

 

1、眼睛發花,眼角乾澀,看不清東西。這是肝功能衰弱的先兆。如果按一按肝臟四周,就會有發脹的感覺,這時除了及時就醫外,還要注意用眼衛生,不要讓眼睛太疲勞;

 

2、如果經常眼睛疼痛,除了用眼疲勞外,老年人出現這種情況要提防青光眼。

---

via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E3MzkyNQ==&mid=2650952402&idx=6&sn=848f571782489896cadf906d27701680&scene=1&srcid=0426PpkmPMUu6gbJ7JnoPy6T&pass_ticket=QDgKDZRVsrTcQOU%2F91Hoc1%2B8UPEUDIB1qysRItNA1h5yg7aj9y3k72SqFgkxImiD#rd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32歲的小翠,在生完小孩之後突然開始半夜會起床上廁所,原本都一覺到天亮的她,睡到一半都會被尿意激醒,每晚至少都要起床2次,雖然在臨床上還未到夜尿的標準,但起床後就很難睡回去的小翠,睡眠品質大受影響,連帶上班都精神不濟。後來經人推薦去嘗試了體外磁波儀,2次療程夜尿次數就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社會型態改變,台灣正式步入少子化時代!過去動輒每年40萬名新生兒出生的盛況早已不再,根據2020年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新生兒人數僅約16萬名,創下十年來新低數字。不孕症醫師表示,造成國人生育率降低的原因,除了沒有生育意願外,還有部分是有生子計畫,但卻生不出來。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許多久坐久站族都為靜脈曲張困擾不已,該怎麼辦?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黃耀廣表示,若症狀不嚴重,可先觀察,一旦症狀惡化影響生活,建議前往心臟血管外科,或設有靜脈曲張門診的醫療院所檢查,讓專業醫師判斷其嚴重性,因應不同程度而提供適合病患的療法。目前微創手術有電燒(或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