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逾60%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胃食道逆流共病 男女性脖圍「超標」增風險

逾60 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胃食道逆流共病 男女性脖圍「超標」增風險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睡眠品質不良將導致各種健康問題,小至記憶力減退,大至心血管疾病、失智等,不過台灣民眾似乎普遍病識感並不強。林口長庚醫院鼾症睡眠外科教授李學禹就指出,台灣對於打鼾、呼吸中止造成的身體沉默缺氧(快樂缺氧),檢測及治療的意願與人口比例均偏低,而缺氧所造成的發炎體質,正是百病之源。

一份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發表於神經胃腸病學和運動學期刊的研究報告顯示,約有 60%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患有胃食道逆流。根據報告,肥胖者雖非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畫上等號,瘦子也可能會打鼾或是睡眠呼吸中止,但確實有更高的罹患機率。

事實上,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劉文德雖身為醫者,也有患者的相同經歷。多年前劉醫師體重曾高達90多公斤,減重後除了不再有睡眠呼吸中止,困擾多年的胃食道逆流也意外地好轉了。

李學禹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在呼吸道阻塞時,胸腔內呈負壓狀態,常會誘發胃酸逆流到咽喉,臨床上的經驗,胃食道逆流與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症會互相加乘,增加嚴重度。而美國睡眠呼吸中止協會(ASAA)也證實目前通過氣道正壓療法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確實對胃食道逆流的改善有幫助,最簡易的方式就是使用正壓呼吸器。

為了解民眾對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胃食道逆流的共病認知程度,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與科林睡得美委託年代民調中心取樣512位40至65歲有效樣本進行「台灣民眾對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胃食道逆流有共病關係的認知調查」電話訪問,並以STOP-BANG睡眠檢測問卷進行評估。

調查發現中高年齡者有近三成為睡眠呼吸中止症中高風險族群,而50歲以上男性,竟超過五成。在共病認知問題中顯示,有多達80%民眾並不知道或不瞭解胃食道逆流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共病關聯。更令人憂心的是受訪者中的睡眠呼吸中止症高風險者竟有53%無進行睡眠檢測意願。

因年長者、肥胖者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高風險群,鼻子、下巴和脖子構造也都有相關性,特別是脖圍更需注意。為了響應2022年世界睡眠日,並呼籲民眾關注「女性脖圍超過35公分、男性脖圍超過38公分」就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高風險族群,台灣睡眠醫學學會也與科林睡得美攜手發起「我愛梁柏維(量脖圍)篩檢活動」,希望藉此讓台灣的民眾更加了解健康睡眠以及篩檢的重要性,即日起在120個科林睡得美據點均可進行初篩。

遺憾的是,資深演員譚艾珍因為早年關於睡眠呼吸中止症報導過少,而未察覺先生當初辭世的原因,直到近年醫療資訊漸豐,她回想到先生本身有糖尿病、遺傳性的高血壓加上「鼾聲如雷」,這才意識到先生猝死的元凶為何。

譚艾珍除了先前就熱心呼籲睡覺打鼾者要去做睡眠檢查之外,今年世界睡眠日也擔起「睡眠呼吸中止症衛教大使」的重任,與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共同呼籲,及早進行睡眠檢測預防呼吸中止症,若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應立即矯正治療,盡可能排除所有危害健康的風險。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主席李信謙呼籲,睡不好為百病之源,關心睡眠健康建議從「量脖圍」開始,若脖圍超標,尤其是伴有打鼾或夜間頻尿症狀的民眾,即建議立即向醫師諮詢,經醫療評估後安排在院或居家睡眠檢測。

圖片來源: CNEWS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之光再添一樁!茶王回甘再升級 四度奪下世界風味大賞獎座

新世代聰明媽咪如何抓住孩子的心 週末親子關係增溫秘訣大公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中國人過新年「迎春納財」不可少,尤其對於招財又特別重視。傳統面相學認為,齒相與財運有關,應防有漏財之虞。許多上班族平日忙於工作,對於門齒縫隙總苦無時間可以修理門面,農曆年前牙醫門診出現看診熱潮,都是希望能在新的一年旺財添好運。 想把牙縫關閉起來,有哪些方法?資深牙醫師吳碧礽表示,關閉牙縫可採取補牙、...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欣穎/台北報導 小傑今年11歲,正值孩童發展興趣、摸索世界的年紀,但先天性心臟疾病與心律不整,讓他和一般同齡孩子有些不同。小傑最大的心願,就是想要和全班同學一起去畢業旅行,留下重要的成長回憶,不過長年累積下來龐大的手術開銷,讓家中已經無法負擔更多的額外支出……好在有如新善的力量慈善...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每年有超過700位聽損兒童需要接受進一步治療,能不能把握黃金治療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這一些孩子能否重獲新「聲」關鍵,台大醫院今(26)日宣布將與國研院國網中心合作,利用台灣最強的超級電腦加速,從人體的2萬多個基因中,找...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專訪報導 一個人的「排便習慣異常改變」攸關可不可以早期發現大腸直腸癌,但如果你以為異常指的只是腹痛、腹瀉、血便等,當心會錯失了同樣重要的危險徵兆,嘉義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官鋒澤就提醒,還有一種常被人忽略的症狀是,原本天天排便順暢的人,突然間鬧起便秘來,一、兩周甚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