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避免網路霸凌傷害 按下鍵前要「THINK!」

避免網路霸凌傷害 按下鍵前要「THINK!」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美國L1ght組織在2020年調查指出,在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網路霸凌的現象增加了七成。網路霸凌是看不見,但是影響及造成傷害更劇的另一種疫情!每年六月第三個星期五為國際性「停止網路霸凌日」,董氏基金會與多所學校代表及藝人共同響應。

青少年網路霸凌 比傳統霸凌更具傷害性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說明,近年社群媒體已成為青少年溝通交流的主要模式,現因疫情各級學校停課,青少年使用網路的時間更多,接觸網路的機會增多,心理健康也面臨重大挑戰與危機。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根據2019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以30個國家的青少年為對象調查指出,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曾遭遇過網路霸凌、五分之一的青少年為了躲避網路霸凌及暴力行為而輟學。網路霸凌也比傳統霸凌更具傷害性,甚至會引發自殺念頭及行為。

預防網路霸凌傷害 需要5步驟「THINK

葉雅馨主任提醒,預防網路霸凌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當我們要po文、轉貼或是分享時,不妨行動前先「THINK」5步驟,T-Is it True?(問問自己我有確認過這些訊息、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嗎?)H-Is it Helpful?(我PO/寫這些文字或圖片對任何人是有幫助的嗎?)I-Is it Inspiring?(我的Po文或轉貼分享有正面影響嗎?)N-Is it Necessary?(Po文或轉貼分享的內容是真的必要嗎?)K-Is it Kind?(我做了這件事情是正確嗎?)

發現網路霸凌 家長、青少年可這樣做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陳質采理事長說明,青少年遇到網路霸凌時,父母可從旁觀察孩子行為是否有改變,例如表情(有不安的情緒)、作息改變、行為舉止(平常活潑突然變得沉默)、睡眠及飲食習慣改變等就可能是遭受了重大的壓力事件;她建議,家長平常應多與青少年溝通,教青少年正確網路使用觀念,如遭受到網路霸凌事件,先不要因為擔心被罵,而不敢告訴家長,而是要主動求助;另外,她也提醒青少年使用網路時不要洩漏太多個人訊息及照片,如果受到網路霸凌,可以自己先進行阻斷,不用隨著對方起舞。

【延伸閱讀】

胰島素一百周年 醫師破除胰島素四大迷思

中藥補腎防骨鬆 一「舉」兩得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4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骨質疏鬆症骨折風險分: 極高骨折風險、高風險、低風險「六十歲的黃阿姨,因為慢性疾病長期得服用類固醇,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所以很認真攝食高鈣的食物、喝牛奶,還是發生骨折」、「七十歲的李阿嬤有骨質疏鬆症,在浴室跌倒造成腰椎、大腿骨骨折,需要住院手術,並且疼痛、行動不便,影響生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有人形容心臟病發作的感覺就像一隻大象坐在胸口一樣,是突然、劇烈、擠壓性的胸痛。根據克理夫蘭醫學中心,心臟病專家維努·梅農(Venu Menon)醫學博士說,這樣的形容無疑是經典的介紹。但這並非所有心臟病患者都會經歷的情況。只有少數患者有這些典型症狀,很多其他患者是其他非...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清潔是每個女孩的保養必修課,除了基本的洗面乳、卸妝品之外,清潔泥膜也成了女孩們在家防疫期間的好夥伴,但愛敷臉的你真的用對了嗎?專家整理清潔泥膜使用5大重點!什麼膚質最適合使用?使用時又有甚麼禁忌?女孩們快快筆記 ~    &nbs...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平時也有攝取B群的習慣嗎?許多人會透過攝取B群等營養補充品幫助補充體力,提振精神,不過近來網路上傳出一份研究,其中指出男性補充B群會提升40至50%的肺癌風險。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黃淑敏營養師指出,其實這份研究是來自於2017年臨床腫瘤期刊,主要發現若有抽菸又補充高劑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