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防疫不出門也能做免費大腸癌篩檢! 北市推採檢管主動郵寄上門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不出門也能做免費大腸癌篩檢!台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今(20)日宣布將主動把大腸癌採檢管郵寄給民眾,民眾在家完成採檢後,再直接郵寄健康服務中心或醫療院所,醫療院所也會主動將檢查結果報告郵寄給民眾。設籍台北市市民即日起至6月30日止完成篩檢還可獲得台北卡點數100點,可兌換悠遊卡加值金100元,享健康賺現金。

官方統計,癌症持續蟬連台北市十大死因之首已經長達40餘年,大腸癌位居癌症死因的第二位。而政府目前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免費大腸癌篩檢。

台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楊明娟指出,以108年為例,大安區大腸癌篩檢涵蓋率僅32.55%,健康服務中心服務1萬4132人次接受四癌篩檢,其中30人確診大腸癌。儘管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但若能藉由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0到1期存活率可高達90%以上。

大腸癌篩檢以非侵入性、無痛的糞便潛血檢查為主,不需要飲食限制,簡單方便;根據資料顯示,每1至2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FOBT)約可下降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但糞便潛血檢查並非百分之百,所以當有任何異狀時,仍應洽詢專科醫師進行必要檢查。如果糞便潛血檢查結果陽性,更應該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強調,會針對大安區市民符合篩檢資格者進行電話催檢,市民也可直接電洽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查詢篩檢資格,經確認符合篩檢資格則會儘速寄發採檢管及回郵信封,民眾在家完成後即可寄出採檢管或親送至健康服務中心,醫療院所將主動郵寄檢查結果報告給民眾。

楊明娟提醒,預防腸癌上身,民眾平時得保持規律作息、飲食均衡,少吃油炸物、紅肉或煙燻、鹽漬加工肉品,注意體重控制並養成運動習慣和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

癌症篩檢及預防保健與健康促進服務相關訊息可至台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網站(https://www.dahc.gov.taipei/Default.aspx)或電洽(02)2733-5831轉9洽詢。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拿熱咖啡過不了量體溫這關? 國衛院AI新技術聰明辨別「冷熱飲」

最安全國家排名台灣輸中國? 陳時中不平狠吐槽「我嚇了一跳」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1名59歲李先生年初突然感覺喉嚨卡卡、吞嚥不順,只能吃流質食物,症狀持續2、3周,最後就醫確診為第3期食道癌,醫師提醒,嗜喝烈酒、抽菸、胃食道逆流患者皆屬於食道癌高風險族群,建議每半年到1年接受食道內視鏡檢查,如果出現吞嚥困難,就應儘速就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洪宗民指出,早期食道...

閱讀詳情 »

許多家長以為孩子尿床沒什麼大不了,不過專家提醒,如果寶寶6歲以後還繼續尿床,可能因為害怕家長責備或同儕取笑而不敢說出口,間接形成孩童心理的創傷與自卑,影響深遠。 亞太兒童泌尿醫學會理事長楊緒棣指出,依據國際及台灣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約有5至10%的學齡兒童受尿床影響,其中男生比例較高,大約是女生的1...

閱讀詳情 »

腸躁症成因多元,可能為壓力、情緒問題、睡眠不正常、腸道菌叢異常、腸道發炎或感染、飲食習慣不佳等有關;2017年《Nutrients》研究指出,腸躁症發生與西方飲食型態(高油脂、高精緻糖攝取)有正相關,另1項2018年發表的研究則指出,膳食纖維攝取較高者,腸躁症發生率較低。 腸躁症治療趨勢除了以藥物...

閱讀詳情 »

台中1名60歲唐先生長年在外經商應酬,菸齡長達30年,最近2個月出現無痛性血尿,驚覺不對勁,赴醫檢查後發現右側腎盂有腫瘤,確診罹患「泌尿上皮癌」第2期,所幸醫師執行「腹腔鏡腎臟輸尿管全切除手術」,才免於擴散風險,唐先生術後追蹤復原狀況良好,也讓他嚇得不敢再抽菸了。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