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電腦刀結合AI定位腦瘤 台大醫院拆大腦裡的「炸彈」更快更準了

▲台大醫院將腦瘤放射手術結合人工智慧。(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拆掉大腦裡的「炸彈」,人工智慧帶來重大進展,台大醫院今(14)日宣布與醫隼智慧合作,成功整合人工智慧系統於腦瘤放射手術的治療流程,一改過去只能靠醫師手動勾畫腦瘤輪廓的耗時費工,可在30秒內完成腫瘤的自動偵測、辨識與輪廓勾畫,準確度達9成以上,大幅縮短腦瘤放射手術前置作業時程。

該項人工智慧系統目前已可應用於3種最常見的腦瘤,包括腦轉移瘤、腦膜瘤以及聽神經瘤。這項合作案更獲選為今年美國放射腫瘤學會(ASTRO)年會的口頭論文報告,將於9月在美國芝加哥發表。

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蕭輔仁說,腦瘤當中,約有5成是從其他部位轉移而來的腦轉移瘤,尤其好發於大腦的深處,往往數量多、個頭又小,多採用電腦刀放射手術治療,利用大劑量的放射線殲滅或控制腦瘤;電腦刀也可以用於治療良性的腦膜瘤與聽神經瘤。

傳統方式,為了精確定位出腫瘤的位置,醫師必須手動在核磁造影以及電腦斷層影像上來回檢視,仔細勾畫出每一個腦瘤的輪廓,往往需要花費數十分鐘至數小時之久。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許峯銘表示,而腦瘤自動偵測圈選系統,便如同醫師的第二雙眼及手,可自動找出腫瘤位置,並快速精準地把腫瘤的邊界在影像上描繪出來,醫師只需檢驗及修正AI模型的結果,大幅縮短放射手術的前置設計時程,醫師能花更多時間與病患討論病情,爭取治療時效與提高手術成功率。

醫師與人工智慧合作的優勢,許峯銘強調,在多顆腫瘤或是腫瘤情況較為複雜的情況最為顯著,此套系統已於今年7月在台大醫院電腦刀中心上線,藉由人工智慧輔助能夠協助醫師在放射手術時更準確地判斷病情,減少誤判的風險,為病患研擬出最適當的治療計畫。

電腦刀結合AI定位腦瘤 台大醫院拆大腦裡的「炸彈」更快更準了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國內百岳高山風景區,每年都有許多高山重症求援的案例。(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旅遊出門在外,什麼疾病最易找上門?國際研究發現,「高山症」是旅遊時發生非意外疾病第3名,僅次於感冒及腸胃炎,亦為致死率最高的非外傷疾病。國內就有一名24歲男大生,趁著畢業前夕與朋友相約爬合歡山...

閱讀詳情 »

▲炎炎夏日,不少人愛吃冰消暑,可得小心有反效果。(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炎炎夏日,不少人都愛吃冰消暑,但常常越吃越燥熱,這是怎麼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周宗翰說,吃冰只會讓身體更燥熱,像冰淇淋由牛奶、奶油、糖等原料製成,含有不少脂肪,偏偏脂肪、...

閱讀詳情 »

孩童因免疫力尚不健全,很容易因為病菌感染而出現發燒症狀,該如何正確退燒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退燒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藥物,且建議給兒童使用兒童專用製劑,並諮詢醫師指示以瞭解正確的使用劑量,切勿同時併用多種藥物,以免加重不適症狀。  孩子生病發燒是常有的事,但若發燒到身體很不舒服,甚至影響食慾與...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梅香四溢 阿米巴原蟲(阿米巴原蟲屬肉足鞭毛門、肉足綱、阿米巴目。由於生活環境不同可分為內阿米巴和自由生活阿米巴,前者寄生於人和動物,主要有4個屬,即內阿米巴屬、內蜒屬、嗜碘阿米巴屬和脆雙核阿米巴屬;後者生活在水和泥土中,偶爾侵入動物機體,主要有5個屬,即耐格裡屬、棘阿米巴屬、哈曼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