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血壓一定「藥」?研究:步行、伏地挺身這些運動能穩控血壓

冬天氣溫變化大,高血壓的人最怕「爆血壓」,但是控制血壓除了吃藥,還有如神助的方法嗎?氣溫變化大,對高血壓患者而言,併發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大增,家有年長者及自身血壓偏高者需多加注意!歐美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維持規律耐力運動包括步行、騎自行車,以及伏地挺身等肌力訓練,幾乎與降壓藥物有同樣控制血壓的效果,那麼高血壓患者是否就不再需要依賴藥物了呢?

高血壓一定「藥」?研究:步行 伏地挺身這些運動能穩控血壓

研究:運動降血壓的效果等同藥物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高血壓在歐美地區影響了三分之一的成年人,目前在英國有1,700萬人、美國有7,500萬人被高血壓所困擾;由於血壓控制效果不彰,每年有大約62,000人死於中風及心臟病發作,因此醫學界迫切期望能為更多人提供有效的治療方式。

一項由英國倫敦政經學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及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學者共同執行的研究指出,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運動與降血壓的處方藥物一樣有效。

降血壓關鍵:規律運動、定期服藥

研究人員針對39,700名受測者進行了391項測試,發現透過規律的綜合耐力運動,像是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或游泳,以及舉重、伏地挺身之類的重量訓練或肌力訓練,可以將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降至健康水平,與服用β受體阻滯劑或ACE抑制劑等降壓藥物具有同樣的效果。

倫敦政經學院的荷賽因‧納西(Huseyin Naci)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結果並不是在鼓勵高血壓患者應該停止服用藥物,無論是否要放棄藥物,患者都要與醫師仔細討論;醫師給予患者運動的建議是一回事,但必須確保患者能夠持續地、規律地運動,才能從中真正獲益。

高血壓一定「藥」?研究:步行 伏地挺身這些運動能穩控血壓

研究發現透過規律運動,與服用降壓藥物具有同樣的效果。

高血壓一定「藥」?研究:步行 伏地挺身這些運動能穩控血壓

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都沒有將血壓值控制在理想範圍內。

日常3招擺脫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普遍但卻容易被忽略的疾病,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國約有300萬高血壓患者,但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都沒有將血壓值控制在理想範圍內。為此國健署提出3大建議事項,期望民眾遠離高血壓的威脅,進而降低腦中風、心臟病、主動脈剝離等併發疾病的風險。

1. 定期量測、監控血壓:

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1次血壓,如果血壓低於120/80 mm/Hg,可維持每年量1次血壓;若血壓超過140/90 mm/Hg,建議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以避免後續疾病發生。

2. 適當紓解壓力:

妥善處理來自生活及工作的壓力,保持情緒平靜,可藉由泡澡、聽音樂、打坐冥想、和友人小聚、從事正當休閒活動來放鬆心情。

3. 保持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

日常生活需謹記清淡飲食、戒菸、節制飲酒、注意氣溫變化、保持規律運動,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即是控制血壓的關鍵。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713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對抗腸病毒,宜蘭縣衛生局相關單位上緊發條全面備戰,並呼籲各級學校及家長,必須做好居家及校園環境衛生清潔消毒工作,隨時注意學童健康狀況,並積極教導正確洗手方法,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以減少腸病毒的發生與流行。宜蘭縣衛生局局長劉建廷指出,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資料顯示,台灣地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受傷,以免引起致命危機!一名罹患糖尿病的七十五歲老婦人,在農曆年前打掃庭院時,足部遭椰子樹葉刺傷,結果竟感染破傷風,雖經醫護人員救治,卻仍不幸往生。(照片/取自資料庫)疾病管制局今天發布今年首例破傷風死亡個案!該案例為家住南部的一名七十五歲老婦人,有糖尿病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61歲的張姓計程車司機,吃藥控制糖尿病10餘年,近半年發現自己視力越來越模糊、物體外觀變型,到了晚上視力更是模糊、退化,深怕找錯錢給乘客,原以為是老花問題,直到一次眼底檢查才發現,視力1.0的他,居然兩眼皆已發生黃斑部水腫。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鹿港基督教醫院院長杜思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