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舒壓★「最後一次瞻仰遺容時,我看到父親的嘴角是上揚帶著微笑的...」信仰:讓我相信他去了更好的地方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文章出處:魅麗雜誌115期 2017/04

信仰 讓我相信他去了更好的地方

夏正康夏金剛

「最後一次瞻仰遺容時,我看到父親的嘴角是上揚帶著微笑的...」信仰:讓我相信他去了更好的地方

「最後一次瞻仰遺容時,我看到父親的嘴角是上揚帶著微笑的。」夏正康相信父親已經高分畢業成佛,燦爛而生氣蓬勃地啟程。

「在殯儀館裡,化妝師要我向父親稟報,準備開始淨身化妝了。於是,我走到父親身旁,彎下腰,對著平時耳背的他大喊:『爸!準備化……』隨即聽見大姊在我後方喝斥一聲:『不用那麼大聲啦!』現場的人都笑翻了。我吐吐舌頭,跟爸爸說,對不起,差點把你吵醒。」

平時幽默風趣,常在臉書上分享美食、旅遊訊息的夏金剛,本名夏正康。身為旅遊從業人員,這次是送父親人生道路的最後一程。對夏正康而言,陪伴的過程就是一種療癒,因為擁有堅定的信仰,方向確認,就不會在旅途中迷失,知道父親是去一個更好的地方,也為他感到很開心。

 

生命終點提醒

歡慶在一起的時光

「面對死亡,當然會產生很多複雜的情緒。可能我是個比較幽默的人,所以會看到很多笑點穿插在沉重裡面,當沉重到一個極致就會覺得很好笑。」對夏正康來說,「死亡」這件事情不全然是代表悲傷,在這個陪伴父親走過最後一哩路的過程裡,有些事情很荒謬,某些事情讓令人覺得很神聖,穿插著各種情緒。也感受到有股冥冥的力量在運作,對自己的人生觀有些啟發。

七年前,當時八十三歲的父親跌倒後,從一開始還能扶著他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後來臥床時間越來越長。大家都明白他年事已高,健康狀況不可能完全恢復,每逢過年,全家都很開心地慶祝,能夠又一起度過了一年。直到去年五月檢查出他的癌細胞擴散,醫師提醒剩下能夠相處的時間可能不多,當時家人已經有一點心理準備,同時也開始籌備後事,直到今年二月父親離開,大家很珍惜每一次能夠在一起的時光,也很開心又賺到了一年,比預期的時間還多一些。

 

與其提前恐懼

倒不如珍惜相處

朋友們看到這他這段時間的心情分享,許多人請教他如何調適心情,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走出來。因為由於每個人會遇到的狀況都不同,夏正康謙稱自己無法提供建議,只能說出自己的故事,如果這個故事能讓人觸動內心,獲得釋懷或撫慰也很好。而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也感受到「信仰」給了自己很大的支持,知道父親是解除了軀殼的束縛,出發到遠方一個美好的地方旅行。

夏正康也坦言:「放下,是整個過程中最艱難的部分。」從決定是否拔管,家人們在內心已經經歷過一場天人交戰,捨不得對父親放手,也不想要他受苦。已經決定放棄急救,看到生命指數似乎有好轉跡象,又開始猶豫先前的決定是對的嗎?即使在最後的相處時間,大家完全理解生命跡象的數字會慢慢往下掉,但是只要數字掉下去一點,大家就會著急地請護士過來,下意識還是會想救他。

「當時我在旁念經,看到血氧數值掉下來時,我的心臟也快跟著跳出來,也會恐懼那一刻的發生。」所以不需要提前準備心情的調適,因為準備也沒有用。與其提前恐懼,倒不如好好珍惜和親人在一起的時間,無論他醒著還是睡著,當全家一起經歷這個過程,全家就能夠一起被療癒。

 

最後的陪伴

過程就是療癒

夏正康身為長子,從送醫急救開始,在父親的各種同意文件上,都是自己的親筆簽名,從簽署住院、病危通知、放棄急救同意書、死亡證明書……到經歷淨身、化妝、做七、入殮、告別式,夏正康親自參與每一個過程,原本擔心自己可能會在某一個環節崩潰,後來發現真的去面對時,看著父親終於移除身上的管子,緊皺的眉頭舒展了,嘴角也帶著淡淡的微笑,自己懸在半空中的心也漸漸放下。

每一個儀式都是療癒的過程,在這段過程中,雖然也有因為思念,而忍不住哭泣的時候時。但大部分的時刻,夏正康都處於心情平靜甚至喜悅的狀態,不會傷心家裡少了一個人,因為知道父親現在過得很好,而且相信父親人生這堂課高分畢業,已經成佛到了一個更好的地方了。

「最後一次瞻仰遺容時,我看到父親的嘴角是上揚帶著微笑的...」信仰:讓我相信他去了更好的地方

 

【《魅麗雜誌115期/4月號》。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魅麗雜誌》官網;《魅麗雜誌》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智慧1自在 不怕死的將軍,到底怕什麼? 古時候有個能征善戰的將軍,非常喜歡收集古董。有一天,當他拿著一隻清朝的青瓷杯在手中把玩時,突然一個不小心,瓷杯溜出手外,將軍連忙一個射步,及時將正往下的瓷杯接著。不過,他卻是嚇出一身冷汗,全身無力地跌坐在椅子上。將軍心想:「平日我率領百萬雄軍南征北討,出生入死...

閱讀詳情 »

智慧5承擔 大承擔,大成就老陳是一家工廠的生產線科長,他個性溫和且工作勤奮,與同事相處十分融洽。有一次因為貨源來不及補足,造成產量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廠長非常生氣,在開會時宣佈要扣除生產科員當月獎金。散會後,老陳並沒有解釋生產為甚麼會延誤,只是誠懇地報告廠長說:「這一切都與生產科其他同事無關,是我自己...

閱讀詳情 »

智慧9圓融 你對我也對的智慧有個老師父收了兩個徒弟,有一天,這兩個徒弟吵架了,甲徒弟先向師父告狀道:「師父,乙怎麼可以如此對待我,他不對!」師父就點點頭回答他說:「你對!你對!」乙徒弟聽了,也向師父訴苦說甲是如何不對,師父也點點頭回答他道:「你對!你對!」甲一聽,就說道:「師父!我如果對,乙就不對,...

閱讀詳情 »

智慧10無諍 不接受的東西自然回歸本人釋迦牟尼佛曾經遇到一個人,對著他絲毫不客氣地惡言相向侮辱慢罵,佛陀仍然默默地挨他的罵,等他罵完了,佛陀心平氣和地問他道:「如果有人送東西給你,而你沒有接受,請問這些東西會去哪裡呢?」那個人答道:「回到我本人呀!」佛陀接著說道:「當一個人向別人惡罵時,如果對方是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