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冷預防感冒 穴位按摩助循環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氣溫驟降,今明2天下探10度,許多民眾容易因抵抗力下降受風寒感冒,甚至罹患流感;中醫師建議可透過穴位按摩,增加血液循環,並提高抵抗力,達到抵抗風寒、預防感冒、減緩過敏,以及氣喘等肺部系統疾病的效果。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師吳佩青表示,要增加身體抵抗力,民眾可以藉由補肺益氣的經穴按摩,如按摩肺經經絡,從位於鎖骨外端下方凹陷處的雲門穴往下敲打,經手臂內側推至拇指上大拇指甲旁的少商穴,雙手互相交替,可增加血液循環,並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若民眾本身患有鼻過敏或是鼻竇炎症狀時,吳佩青建議,可用雙手握拳,利用大拇指指節按壓迎香穴,往上經睛明穴、攢竹穴推至額部,重複36次,就能舒緩症狀。另外,氣喘患者可加上用五指拿捏咽喉的天突穴避免氣管發作。

吳佩青強調,流感病毒多藉由口鼻傳染,民眾外出要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出入人潮多的公眾場所,雖然透過穴道按摩,可增加血液循環、舒緩感冒症狀,但平時保有正常的飲食作息、充足睡眠,才能真正遠離流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43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馬姍妤/新竹報導】江小姐有心跳忽快忽慢、伴隨心悸問題,飽受心律不整之苦,發作時胸痛到幾乎喘不過氣,常往急診跑,為此不敢出遠門,就是擔心發作時可能一命嗚呼。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生理功能室主任林廷澤表示,心律不整是心臟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發作時嚴重心悸,還可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秋分到來,早晚溫差大,正是秋老虎發揮的時候,中央氣象局預測秋分後早晚溫差可高達10℃,當溫差大時,血管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 占總死亡人數的3成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孕婦也可治療心律不整!許多人因心律不整,造成心跳過快或過慢,身體不適,嚴重者須心導管電燒手術治療,但傳統手術一次輻射劑量等同750張胸部X光,不適合孕婦。對此,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游治節日前指出,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是透過3D定位系統取代X光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許多網友開玩笑表示「泡麵吃多會變成木乃伊」,事實真如此嗎?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泡麵是透過油炸或烘乾方式去除水分,使麵體的水活性低於細菌生長最低需求,因此,不需添加防腐劑就能長久保存。   顏宗海指出,「常吃泡麵會變成木乃伊」是錯誤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