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把握5招吃粽不吃「重」

把握5招吃粽不吃「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端午節將至,市售粽子種類琳瑯滿目,但粽子常有高熱量油脂、低纖維等問題,且若沒有與正餐替換,端午期間連續吃下來,當心體重將大幅增加。 

每天多吃2顆粽 1周恐增1公斤

而且過量食用高鈉、高油、高膽固醇、低纖維的粽子,更會造成身體額外的負擔。因此,奇美醫院營養科邱郁雯營養師,提醒民眾運用替代正餐、注意油脂攝取等方式,讓健康少負擔,亦可歡度佳節,他也提供吃粽的健康5撇步:

1)以粽子代替正餐,勿暴食/市售鹹粽熱量高達約500大卡,若每天多吃2顆粽子而未取代正餐,連續1周體重將增加1公斤;若有血糖問題,也應注意份量控制。

2)注意精緻糖攝取/額外沾精緻糖漿的鹼粽、豆沙粽等含糖量高的粽子,外觀較小,但附加的糖粉和熱量也不可小覷,熱量達300至400大卡,需酌量攝取;糖尿病病人須特別注意,應避免或酌量食用。

3)注意油脂攝取/儘量減少高油脂的肥肉、豬皮、鹹蛋黃等,其飽和脂肪及膽固醇較高,尤其心血管疾病病人應特別注意。可用低脂肉類,如:豬後腿、豬里肌肉、雞胸肉取代。

4)避免重口味、太鹹的食材/粽子食材本身即有鹹度,建議減少額外沾醬,亦可使用新鮮食物的原味,如紅蔥、蒜、香菇等來提味。粽子裡的食材,減少火腿、醃製菜脯等加工食品。以避免鹽分攝取過量,造成血壓變化

5)增加纖維質攝取/可添加穀類、雜糧,如糙米、五穀米、薏仁、燕麥、紅豆等代替部分糯米,增加纖維量。進食粽子時,同時搭配一碟燙青菜食用或餡料中添加蔬菜,可增加纖維質攝取,蒟蒻等低熱量食材亦可增加飽足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糖尿病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家族遺傳、肥胖體型、營養失調等因素,皆可能引發糖尿病發生,近年來,糖尿病罹患人口不只增加,年齡層也逐漸下降,糖尿病不再是老年人專利,有此可見,糖尿病的防治與控制顯得特別重要。 但有多數的糖尿病患,為使自己的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如何做好員工管理,凝聚員工向心力,一直是讓眾多主管與老闆,頗為頭痛的一件事情,但似乎,為了更加有效管理,大多數的企業主,往往會傾像權力集中化的管理模式,但事實上,國外就有一份最新的研究發現,企業主放手讓員工獲得自由,並且讓他們「在家工作」不用進公司,反而更有效提升他...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愛吃生魚片、生牛肉等,未煮熟食物可要多加當心!中國廣東就有一名女子,近日出現記憶力衰退與抽筋現象,遂到當地醫院就診,醫師問診時,女子坦承沒多久之前才吃過生青蛙,不料醫師經腦部斷層掃描後,驚見女子滿腦都是寄生蟲!  只要是肉類 生吃就有蟲蟲危機 當地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運動風氣的興起,以致有越來越多民眾藉由 跑步等方式進行減重,但事實上運動的好處不僅如此,已有相當多研究指出,運動可有效幫助民眾提昇正面的情緒,且同時能緩解憂鬱症狀。 因此,透過運動不但可保持身體健康、還能促進心理健康,主要是因為在運動的過程中,會增加血清素濃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