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糖尿病發生的年齡有年輕化趨勢!糖尿病治療的3大支柱,缺一不可...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糖尿病發生的年齡有年輕化趨勢!糖尿病治療的3大支柱,缺一不可...

45歲的林先生因為發燒斷斷續續已1周,噁心、嘔吐及腹部疼痛的情形也持續了1天,掛急診發現白血球偏高、肝功能異常,住院1天後,血糖持續偏高,病人意識清醒,覺得很喘,呼吸音卻很乾淨,氧氣飽和度也不錯,仍有噁心、嘔吐及腹部疼痛,經緊急抽血後,確定是糖尿病酮酸血症,進行大量靜脈輸液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菌血症、發燒 發現肝膿瘍、糖尿病

加護病房的醫師進一步調整抗生素,但因病人有菌血症及持續發燒,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掃描,才發現有肝膿瘍,肝膿瘍經過引流及抗生素治療後,病人的糖化血色素是10.4%,確診為糖尿病,隨著肝膿瘍逐漸改善,施打皮下胰島素已能控制好血糖,整體狀況漸趨穩定。

學童以第2型為主 伴有肥胖、高血壓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高血糖的代謝疾病,由於胰島素的分泌缺失,或胰島素阻抗,或2者同時存在而造成高血糖,隨著飲食與運動習慣的改變,糖尿病人口數也快速增加,糖尿病發生的年齡也有年輕化的趨勢,罹患糖尿病的年齡層逐漸下降,臺灣學童新發生的糖尿病是以第2型糖尿病為主,而且常伴有肥胖和高血壓。

很多病人沒有症狀 住院才發現糖尿病

典型的糖尿病症狀是「3多1少」,「3多」指的是多吃、多喝、多尿,「1少」指的是體重減少,然而,很多病人沒有任何症狀,有些病人會以緊急的「高血糖急症」(糖尿病酮酸血症、高滲透壓高血糖狀態)來表現,住院後才發現自己有糖尿病。

按時服藥、打胰島素 不忽略飲食控制

飲食、運動和藥物是糖尿病治療的3大支柱,治療上,除了按時服藥或打胰島素,同時也不可忽略飲食控制和規律的運動,罹病時間越長,醫師就會跟病人討論使用胰島素的問題,視病人的情況、醫護人員的熟悉度、病人(甚至家屬)的接受度和配合度,來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以達到最佳的療效。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癌症治療時,有時會出現食欲不振、睡眠障礙、口乾、便秘、拉肚子等副作用。腫瘤照顧需要多科團隊合作,除了醫師、護理師,還有腫瘤個管師、藥師、營養師、臨床心理師及社工專業人員等,藉由定期團隊會議依據各癌治療指引,訂定出適合的治療計畫後,再開始進行診療,治療後還應提供完善的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多數臺灣上班族在下午1點到3點間工作效率最差,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不耐煩和壓力大等情形。工作效率差時,7成上班族會吃下午茶或點心來提振情緒,其中近9成選擇餅乾、甜點、含糖飲料等高油糖食物,然而吃較不健康點心者的疲倦感是吃較健康點心者的2.3倍。 多篇國外研究顯示,高糖...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採訪報導) 平時身體沒有明顯不舒服,做健康檢查後卻發現竟然有脂肪肝!脂肪肝沒有特定的治療藥物,多由生活習慣、體重控制達到調整與改善。如果想要透過中醫來調理身體更健康,要從何處著手呢? 體態纖細體脂肪率卻高 同樣有脂肪肝危機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鄒曉玲表示,脂肪肝就是肝臟囤積了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採訪報導) 運動風潮正盛,運動產業的蓬勃發展,也連帶使營養補充成為關注焦點。健身民眾無不想透過正確攝取營養,為自己努力運動的效果加乘。健身界流行的高蛋白飲,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喝?營養師提醒,運動前、中、後的營養補充,還是要依照每個人的訓練強度及時間決定,攝取過度反而累積熱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