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躺著也中槍 科學家找到間接對付病毒方法

躺著也中槍 科學家找到間接對付病毒方法

在科學家的眼中,許多病毒都有其賤招以躲避身體免疫系統的攻擊,讓我們生病,不過科學家現在也發現了可以反擊的方法:促使免疫系統攻擊細菌的機制,可以借來用一用,雖然實際上免疫細胞並不是把矛頭指向病毒,而是讓病毒間接受害。

這項刊登在「科學」雜誌的研究,一開始的假設也許有點「瞎」,因為我們的身體對細菌或病毒的反應途徑並不相同,他們分別是觸發了身體不同的基因表現,他們分泌出來的化學物質與保護性的分子結構都不相同。不過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黏膜免疫學家 Andrew Gewirtz 的研究團隊,在一場六年前的實驗中發現了奇蹟,因而促使他們有了現在這項研究結果。當時,他們在實驗用小鼠身上注入了某些細菌身上會有的鞭毛,結果發現鞭毛觸動了小鼠體內的抗菌機制,讓這些染了高濃度致命細菌的小鼠存活率提高。

而在他們的新研究中,將對付的目標換成輪狀病毒。雖然輪狀病毒本身沒有鞭毛,但在研究團隊注入鞭毛後,小鼠的免疫系統竟也同時產生抑制輪狀病毒(上圖)的效果。於是團隊回頭探討整個機制的運作過程。他們表示,當細胞發現鞭毛的存在後,會分泌兩種信號傳遞分子 IL-18 與 IL-22,以便通知其他細胞準備對抗外界入侵的敵人。

而在對抗鞭毛時,因為 IL-22 對於小腸細胞如何抗毒特別有一套,正好輪狀病毒主要侵襲小腸細胞,兩者正好對上;IL-18 則會命令已經遭到感染的細胞自殺,所以兩種信號分子感覺上是在無意中抑制了輪狀病毒,讓輪狀病毒躺著也中槍。也就是說,病毒也許經過演化過程已經發展出許多讓自己在免疫系統眼中是個「路人甲」的能力,但是卻還是遭了「池魚之殃」。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輪狀病毒學家 Roger Glass 說,對於開發中國家來說,這項發現可能用處不大,因為他們的醫療水準本來就不足。對於已開發國家來說,因治療癌症導致免疫系統受損,或是面對像愛滋病等導致免疫力低下的病患來說,應可發揮一些作用。Gewirtz 說,他們也期待這套機制能應用在其他病毒身上,他們現在正在對一群病毒進行實驗,包括另一種也是造成腸胃道疾病的諾羅病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28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灣已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但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消化機能相對退化,因此補足均衡的飲食更為重要;旗山醫院營養師黃瑞培指出,臨床上,佔半數的老年人都有營養不良等現象,長期下來恐會埋下為害健康的危險因子。但老年人到底要怎麼吃才能夠補足營養呢?黃瑞培說,飲食上,可多選擇魚類、蒸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疝氣是人體器官因體內先天缺損或後天壓力所造成;而疝氣手術是台灣最常見的外科手術之一。醫師提醒,雖然疝氣不一定會惡化,但若放任不治療,受損部位容易隨著時間增長而變大,造成崁頓性疝氣或腸壞死,嚴重者甚至有致命的危險。國泰醫院外科部陳德芳醫師指出,疝氣俗稱「脫腸」,是部分內臟,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1名38歲家庭主婦,近3個月出現下背痛等現象,包括右臀部、右大腿等都出現疼痛,影響日常生活,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因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緣故,誘發坐骨神經痛,且神經根壓迫嚴重,透過腰椎微創手術治療後,患者已逐漸恢復健康。傳統的腰椎間盤切除手術,通常因開刀傷口大,不但須切開肌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臨床上,平均每4個寶寶就有一個會出現腸絞痛症狀,寶寶會因為疼痛而哭鬧不休,讓不少新手爸媽傷透腦筋;麻豆新樓醫院小兒科主任黃士修指出,未滿4個月前的嬰兒,腸壁神經發育不成熟,導致腸道蠕動不順,進而會造成疼痛,甚至會出現膨風,也就是腹部鼓脹等現象。嬰兒腸絞痛發作時間多集中在傍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