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體檢也有學問!除了空腹還有「七大因素」可能造成誤差,不要再白白做體檢了!

體檢之前,護士會詢問你是否空腹。空腹是影響體檢的唯一因素嗎?

體檢也有學問!除了空腹還有「七大因素」可能造成誤差,不要再白白做體檢了!

(僅為示意圖)

不是的。如果體檢前忽視以下七大因素,會令體檢結果有誤。

1.空腹。為了保證驗血的結果準確,很多血液生化檢驗都要求病人空腹。但空腹時間過長也會影響檢測結果。如果空腹時間達到18小時以上,某些檢驗會有異常結果,如血清膽紅素可能會上升,血糖會降低。

體檢也有學問!除了空腹還有「七大因素」可能造成誤差,不要再白白做體檢了!

2.時間。一天中,人體的新陳代謝總是不停地波動,其代謝率並非是一個水平。因此體檢化驗要求早上7:30—8:30採空腹血,最遲不宜超過12:00。太晚會因為體內生理性內分泌激素的影響,使血糖值失真。

體檢也有學問!除了空腹還有「七大因素」可能造成誤差,不要再白白做體檢了!

3.情緒。緊張、情緒激動可影響神經——內分泌功能,使血清非酯化脂肪酸、乳酸、血糖等升高。所以體檢之前一定要控制情緒,化驗前最好提前休息半小時,保持情緒穩定,不要來回走動、吃冷飲或吸煙等。

4.運動。運動會引起血液、體液成分的改變,即使是輕度的活動也會引起生理性血糖升高,內分泌激素水平含量改變,從而影響化驗結果。所以,體檢前兩天不要做劇烈運動,1個小時前也不宜做散步等輕度活動。

體檢也有學問!除了空腹還有「七大因素」可能造成誤差,不要再白白做體檢了!

5.藥物。採血要空腹,但對慢性病病人服藥應區別對待。如高血壓病人每天清晨服降壓藥,是保持血壓穩定所必須的,貿然停藥或推遲服藥會引起血壓驟升,發生危險。所以高血壓病人應照常服完降壓藥後,再接受體檢。若正在服用抗生素類藥品或維生素C及減肥藥物,待停藥3天后再接受體檢。

6. 飲食飲食是影響血脂最主要的因素,查血脂要求空腹12小時後進行,一般晚餐後,除水外,不要進食其他食物。此外,為保證體檢結果的客觀準確,受檢者須在受檢前3天內少吃或不吃高脂食品,不要飲酒,避免疲勞。

體檢也有學問!除了空腹還有「七大因素」可能造成誤差,不要再白白做體檢了!

7.生理。婦女經期、妊娠期等生理狀況均可影響血液檢測結果,所以女性月經期前後不宜作婦科檢查、血常規檢查、肝功能檢查等。乳腺紅外線檢查也最好選擇在月經乾淨後一周。

via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節連續假期,千萬小心這種蟲吻!疾管署最新監測發現,今年截至6月以來,全台已經累計有恙蟲病多達116例,個案感染地又以台東縣最多,其次為花蓮縣及澎湖縣。提醒民眾若赴郊外踏青或從事登山、露營活動時,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降低遭恙...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日本官方公布一名自台灣飛回東京的日籍女學生「無症狀」確診染疫,讓台灣引以為傲的社區全面安全防疫成果蒙上陰影,是否影響目前如火如荼推動中的各項解封措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4)日公布,衛生單位已啟動疫情調查,截至目前初步掌握同校...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一名6月20日從台灣飛抵成田機場的20多歲、在台留學的日籍女學生「無症狀」確診新冠肺炎,是否代表國內社區安全的防疫成果破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4)日表示,國內社區是否有隱藏感染者或無症狀感染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端午節將至,多數人想到的是悼念屈原的節日。其實,過「端午」的習俗源自古人觀察到農曆5月氣候開始變熱,蛇蟲繁殖且疫病多發,由此衍生出許多驅毒避邪的方法,像是以蘭草沐浴,採艾草並懸掛於門戶、手臂上繫五彩絲線、飲藥酒等,可以說是古人預防疾病的方法,而這些方法流傳至今成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