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4分鐘就1人罹癌!能用中醫治療嗎? 帶你窺探古老智慧

4分鐘就1人罹癌!能用中醫治療嗎? 帶你窺探古老智慧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癌症時鐘的加快,平均每四分鐘就有一人罹癌,癌症幾乎成為了全民的夢饜。即時在醫學高度發達的時代,隨著各種醫學的新突破,為病患帶來希望曙光,但對於21世紀三大疾病之一的癌症,再新的醫療科技及昂貴的治療藥物,仍無法克服,於是許多人回過頭來,重新從傳統醫學智慧中找尋新的契機,就連罹患胰臟癌的3C教父賈伯斯,也曾以東方的氣功來調養身體。

中醫「祛邪」、「扶正」 提升免疫功能

長庚體系中醫醫療發展召集人黃澤宏指出,中醫理論將人體抵抗力稱為「正氣」,將腫瘤的侵害稱為「邪氣」;腫瘤本身謂之「本」,引起的症狀及其合併謂之「標」。在臨床上,發現大部分的抗癌藥物或治療手段,仍然有限,而中醫治癌,通常以「祛邪」與「扶正」為主,再根據個人的體質、病況等加以細分,或是促進癌細胞凋亡,抑制癌細胞增殖;或是調整免疫系統功能,提升免疫力。

中醫從根本著手 依個別狀況調理

根據中醫理論,結合體質與季節,癌症與本身的體質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調理、強化體質,從根本著手,也是中醫治癌的特色。中藥可以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狀況來補氣、補血、調養體質,達到療效,若能佐以中醫針對體質進行調理、改善,並透過恢復免疫機能來啟動身體自癒力,便能存夠「本」長期抗癌。

癌症治療副作用 針灸+藥草助改善不適

在癌症治療中,一定會產生所謂的副作用,黃澤宏召集人強調,中醫治療中,針灸可以幫助病人緩解疼痛,有些中草藥複方可以幫助回復體力跟元氣,調節免疫系統,不只可以讓病人比較不容易感染,復原也比較好。

另外,深具傳統特色的「外治法」,也是中醫治癌的方法之一。化療除了殺死癌細胞,也會損傷正常細胞,造成骨髓抑制,破壞骨髓造血的功能,而放射線治療不只會對局部部位產生一些損傷,也會破壞黏膜層,像口腔黏膜、食道黏膜、腸胃道黏膜、還有唾液腺等,透過中藥的調理可緩解改善問題。

【延伸閱讀】

癌症治療副作用難忍 「中醫輔療」增添抗癌能量

多喝水降血壓、防腦中風? 中醫消水腫有良方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9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糖尿病盛行率逐年攀高,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血糖,才是根本之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郭雅雯指出,許多病患都會擔心萬一打了胰島素以後,是否就會洗腎,認為胰島素一但施打,就得打一輩子,屬於很嚴重病症,但其實觀念是錯誤的,以糖尿病治療上有一個遺...

閱讀詳情 »

擁抱3 C成為不可抵擋的風潮,但是,長時間使用手機、緊盯電腦追劇、打遊戲的3C族,除了可能因過度用眼,造成藍光侵害眼睛黃斑部、水晶體,也會使眼睛的睫狀肌過度緊繃,讓眼部肌肉如同跑馬拉松,出現眼壓高、眼睛疲累症狀。眼科醫師提醒,3C時代來臨,做好眼睛防藍策略是關鍵,其中適度攝取護眼關鍵營養素,讓護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位居國內十大惡性腫瘤首位,其成因恐與飲食習慣、生活作息、工作壓力等因素有關。然而現今醫學進步,針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治療前可先透過基因檢測,確認病患身體狀況,藉以量身打造最佳治療方式,進而提升疾病控制率並延長存活期。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秋冬時節正值流感及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達到高峰的季節,自10月開始病例逐漸上升,至次年3月後逐漸下降,雖一年四季皆有病例發生,仍以秋冬季節最為盛行,因東北季風報到,早晚溫差大,穿多流汗穿少受寒,除了流感外,也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過敏甚至是氣喘問題,常是家長於開學之際最為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