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57歲婦人頭暈肩頸痠 竟是重症肌無力作祟

57歲婦人頭暈肩頸痠 竟是重症肌無力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頭暈、脖子、肩膀酸痛,感覺累累的,可能是重症肌無力作祟!57歲的陳姓婦人起初因為這些症狀四處求診,直到出現複視、講話大舌頭等,才經神經內科醫師診斷為重症肌無力,因症狀惡化,出現呼吸困難,且頭越來越抬不起來,醫師施予血漿交換術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

收治該名婦人的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黃詠嵩醫師表示,陳姓婦人因頭暈、肩頸酸痛等症狀,先後至急診、神經外科就醫,被檢查出有輕微的椎間盤突出,但後來症狀逐漸惡化,除了脖子酸之外,開始抬不起頭,看東西會有一點模糊,剛睡醒時狀況還好,但下午症狀就又出現,一直反反覆覆,第一次到神經內科就診時,即將重症肌無力列入鑑別診斷,但尚未確診。

視力惡化、講話大舌頭 症狀好好壞壞

幾天後,陳婦視力模糊的狀況突然惡化,開始出現複視,講話大舌頭、有鼻音,吃東西會嗆到,尤其是液體,並且都是好好壞壞,因此趕忙到急診就醫,經住院進一步診療,安排電生理檢查,發現重複電神經刺激檢查異常,並抽血檢查,確診為重症肌無力。

根據國外的統計數據,60歲以上的重症肌無力患者,有23%會出現垂頭症狀,60歲以下的患者約有6%會有垂頭症狀。黃詠嵩醫師表示,由於脖子肌肉無力,需要格外用力抬頭,因此患者常會主訴肩頸酸痛,再合併複視、講話不清楚等症狀,得以研判應是罹患重症肌無力。除了重症肌無力外,還有某些肌肉病變、運動神經元疾病(漸凍人)、甲狀腺低下或脊椎問題,都有可能出現脖子酸、肩膀酸痛等症狀,關鍵在於重症肌無力的症狀會好好壞壞。

一半患者屬於輕症 15%患者會長胸腺瘤

根據臺灣的流行病統計,約有一半的重症肌無力患者是屬於輕症,只有眼球型的症狀,即眼皮下垂及複視,有些眼球型患者只需要服用大力丸即可改善。嚴重的重症肌無力,接近呼吸衰竭者,急性期治療通常會施予血漿交換術或施打免疫球蛋白。

重症肌無力慢性期的治療藥物有大力丸、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若是全身型患者,通常會以血漿交換術、免疫抑制劑及胸腺切除術治療。15%的重症肌無力患者會長胸腺瘤,其餘有60%會出現胸腺增生,有些患者手術後症狀會改善,但也有部份患者手術後4、5年才出現效果,而且無法完全治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5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用眼過度,靈魂之窗拉響的第一聲警報,往往就是乾眼症報到。台中市有位插花老師,每天凝神沉浸於花藝天地,因為太投入,約莫一年前眼力開始衰退。每天點人工淚液雖然有些幫助,雙眼的乾澀刺痛卻遲遲無法痊癒,讓她度過一個相當痛苦的冬季。後來在眼科與中醫合力下,經過半年,不適感漸減,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乳癌患者在確診時,總是難以接受,但如果被告知腫瘤較小,且無淋巴轉移,患者似乎鬆了一口氣,以為病情並沒有那麼悲觀。不過醫師提醒,如果基因型是HER2陽性,復發機率較高,即使腫瘤只有0.5公分,仍建議術後接受一年輔助標靶治療,以降低日後轉移風險。 HER2陽性乳癌即使腫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50多歲的吳先生是越南華僑,年輕時和太太來台灣打拚、經營的越南餐廳,因打出名氣而生意興旺。不幸的是,約五年前,吳先生罹患鼻咽癌,雖然歷經手術、化療、電療,甚至往來大陸、新加坡和日本醫治。可惜總是空歡喜,耗費高額醫藥費,身體虛弱不見好轉。今年十一月初,不慎摔跤後就無法站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