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9成口腔癌嚼檳榔 防治口腔癌從戒檳開始

9成口腔癌嚼檳榔 防治口腔癌從戒檳開始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

口腔癌危險因子是抽菸、喝酒、嚼食檳榔,檳榔更是已被列為第一級致癌物,同時菸、酒、檳者罹患口腔癌的危險性是123倍。「十個口腔癌,九個嚼檳榔」,根據臨床統計,台灣口腔癌約有75%至90%嚼食檳榔,男性佔口腔癌發生和死亡人數約9成,主因是男性嚼食檳榔比率比女性高出許多,可見戒除嚼食檳榔是減少男性得口腔癌的一個重要因子。

青壯年殺手口腔癌 九成嚼檳榔

有位小蘭的爸爸在年僅四十歲時就因口腔癌去世,當時她還在就讀國中,家中頓失重要經濟支柱,為減低家裡的負擔,只能放棄高中,選擇有獎學金的高職,心中有很大的遺憾。還有一位大雄因口腔癌手術切掉左臉頰,痊癒後因顏面缺損而無法正常進食,因而畏懼社交、拒絕照鏡子,也不再參加親友聚會。這兩位口腔癌病人,就都是因為吃檳榔而導致。

好發青壯年男性 死亡年齡也低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口腔癌是男性癌症發生率第四位、死亡年齡中位數僅59歲,更是25—44歲青壯年男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臺北醫院牙科洪素修醫師強調,罹癌對國家及家庭損傷甚大,為了健康及後代子孫著想,有嚼食檳榔、抽菸和喝酒者,請戒菸戒檳榔、定期接受口腔癌篩檢,若口腔黏膜有病變請盡早接受治療,才能遠離口腔癌。

30歲以上嚼檳榔者 兩年免費篩檢一次

 要降低口腔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除了減少及避免口腔癌的危險因子也要定期做口腔黏膜篩檢。國民健康署提供每2年可免費1次口腔癌篩檢,對象是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或吸菸者,並提供衛教服務,幫助受檢者戒除嚼檳榔與吸菸行為。

洪素修表示,口腔癌篩檢是口腔黏膜檢查,透過目視或觸診查看口腔黏膜是否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病兆,早期發現口腔癌,並予適當治療從而阻斷癌症的發生。若有以下症狀,請提供高警覺並就醫:超過二星期末癒合潰瘍、口腔內部或頸部有腫塊、口腔黏膜有白斑或紅斑出現、口腔內任何部份有不明原因的出血、疼痛吞嚥、咀嚼困難或疼痛、牙關緊閉、無法張開嘴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7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隨著飲食西化、工作壓力、作息不正常等因素,禿髮問題不只侷限於中老年人,有愈來愈多年輕人有禿髮。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以往禿髮好發於40至60歲的中老年男性;但近年來,許多3、40歲的男性,甚至17、8歲的青少年,就已有嚴重的禿髮問題。根據衛福部統計,國內25到65歲男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天氣逐漸轉涼,這時候泡個暖呼呼的溫泉,是再享受不過的事情了!但是,若皮膚有些外傷,小心泡完溫泉後,皮膚狀況更加嚴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皮膚科主任潘企岳醫師指出,若皮膚狀況不正常,盡量不要去泡溫泉,避免刺激皮膚,導致皮膚潰瘍。潘企岳表示,溫泉有分酸、鹼性,其中酸性溫泉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4演藝圈喜事頻傳,「程又菁」林依晨步入禮堂,大S得子成功。每位藝人趕在成為高齡產婦前,生下他們的下一代。但產後大量減肥或哺乳後,易讓胸部鬆弛下垂變成「布袋奶」。整形外科張耀元醫師表示,近幾個月,產後婦女重整胸部的需求增加,診間常聽到患者希望改善哺乳後胸部變形及下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陰道感染為婦女常見疾病,而網路上流傳喝優酪乳能治陰道炎是真的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產科歐名哲醫師表示,平時保養陰道可透過喝優酪乳,若是已經感染,應盡早就醫治療。歐名哲說,常見的陰道感染包含黴菌性、細菌性,以及病毒性感染。黴菌性感染通常是陰道念珠菌感染症,而細菌性感染又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