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均衡飲食健康吃 進餐順序有學問

均衡飲食健康吃 進餐順序有學問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飲食和健康有很大的關係,每天要均衡飲食,攝取各大營養成分,才能使身體健康;然而,是否每餐所吃的食物也必須要有順序,才能吃得健康呢?營養師說,「yes」!但也必須要依個人體質做調整。

太陽下山以前吃水果

中醫認為,水果屬性偏涼;所以,每天吃水果的時間,最好是在太陽下山以前就要吃,不要等到太陽下山後吃,以免身體會過於寒涼。營養師袁毓瑩則是指出,身體內分泌確實是有其固定時間,胰島素在晚上6點以後,就會下班,如果在晚上6點後吃水果,是會使胰臟超時工作,進而使得代謝大亂。

空腹吃水果不是通則

也有醫師建議,最好是在空腹時就吃水果,才是健康之道;袁毓瑩營養師表示,空腹吃水果,確實是身體對於醣類代謝較好,但是也要看個人體質是否適合,如果空腹吃水果出現容易打嗝等身體不適症狀,就不宜在空腹時吃水果。也就是說,空腹吃水果並不是通則,而是要以身體的反應為主,當空腹吃水果出現血糖波動較大,而且又有胃不舒服的現象,就不要在空腹吃水果。

進餐時應該先喝湯?

不少營養師會建議,要在吃飯前半小時先喝一杯水,而且進餐時應該要先喝湯,才不容易變胖;對此,營養師袁毓瑩表示,飯前喝水或是進餐時先喝湯,會將胃液沖淡,會幫助消化以及減少吃東西,但對於胃不好的人,會容易脹氣及打嗝,若是胃腸不好,會有此症狀出現,就不建議這樣進食方式。

好消化的食物先吃

袁毓瑩營養師進一步指出,食物有其本質與屬性,而在進食時應以好消化的食物先吃,其中最好消化的是蔬菜、水果與米飯,大約一個半小時,其次是奶類與起司大約二至三小時,肉類脂肪最久,需要五至六小時。依據理論,在進餐時可以觀察身體的變化,使食物能夠充分消化,才會有益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9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5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2例本土個案及34例境外移入,其中10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高雄+15年假單日最多 高雄港相關人士就有9案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22例本土個案為11例男性、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現年54歲,住美國紐約10年的朱志剛先生,2000年與妻子邱詩涵結婚後,2011年移民美國,育有一子一女,平時以賣大學教科書維持家計,而當他回想去年疫情剛在美國爆發的那段日子,只能以恐怖來形容。▲朱志剛先生(右)與太太邱詩涵(左)合影「2020年一月,只聽說病毒從中國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美國Omicron疫情再度造成大流行,甚至創下單日確診飆破百萬的「最高紀錄」。這波疫情,何時會結束?現居美國紐約的朱志剛,歷經疫情整整2年衝擊,不旦事業一度停擺,領取失業救濟金以及賣掉房子以求生存,在經濟困頓的時候,自己還染疫了,就連自己的兒子近期也確診Omicron,...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文/黃家慶 臨床心理師 最近看到一篇令我驚悚的研究報告指出:「人在48歲時最不幸福。」,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定義45-59歲是生命高危險期。眼看自己也即將邁入這個人生低谷,不禁自問:「我幸福嗎?」對於所有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台灣人,看了這篇報導更是心有戚戚焉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