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植牙前,你該知道的事|全民愛健康 植牙篇5

植牙前,你該知道的事|全民愛健康 植牙篇5

根據統計,全台一年人工牙根的需求量高達20萬根,新穎的治療模式也讓植牙成為補牙的主流療法。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良好的植牙治療可以延長假牙的使用年限;然而,患者本身的牙周健康狀況、牙材品質、牙醫專業以及植牙治療過程是否仔細等都會影響植牙的成果。此外,植牙本身的治療過程可能長達半年之久,建議病患治療前應仔細評估、耐心配合醫師的療程,且術後也要努力維持牙周健康,才能延長植牙的成果。

 

植牙前,你該知道的事|全民愛健康 植牙篇5

 

1. 缺牙一定要植牙?

植牙在台灣已有20多年的時間,隨著醫學與牙材的進展,植牙成為許多人缺牙補牙的首選,但卻不是唯一的辦法。植牙需要仰賴健康的牙周與口腔骨骼,才能讓假牙穩固的植入牙齦;因此,植牙前應先進行牙周、骨體檢查,也可視個人需求與牙醫師仔細討論可能的治療方法,仔細評估後再作出決定。

 

2. 植牙需要花多久時間?

植牙療程花費的時間需視個人口腔健康程度而定,短則1至2個月,也可能需先治療牙周而將植牙時程延長至半年以上。黃斌洋醫師提醒,植牙療程需要時間與耐心,先維持健康的口腔再植牙,才能延長牙材的使用時間。

 

3. 牙材如何選?

牙根與牙體都屬於醫療器材,必須取得衛福部核發之「醫療器材許可證」。因此,植牙前建議認明「衛生署核可字號」品質才有保障,在植牙前亦可詢問牙醫診所提供證書以供查驗。此外,歐美知名大品牌擁有較豐富的臨床長期研究資料,相較其他國家品牌更佔優勢,也可作為選擇的依據之一。

 

4. 植牙費用多少錢才合理?

植牙費用與牙材品牌材質、醫師專業度及植牙衍生骨質、牙肉或咬合重建複雜度相關。一般而言,在教學醫院植牙的費用大約落在8~10萬皆屬正常範圍。然而,黃斌洋醫師強調,由於每個人在缺牙區的骨質與牙肉狀況不同,所以單純植牙之外,其需搭配的重建治療計劃與衍生費用也不盡相同。因此,確切的植牙費用須依照個人實際狀況請專業植牙醫師評估為準喔!

 

相較之下,若有診所文宣告知「不需醫師仔細評估」,宣稱「保證微創、無痛、快速」等類似的商業行銷話術,或是過度低價促銷者,建議病患謹慎評估,勿貪求一時的便宜,而造成日後牙口重建的困擾。

 

植牙相關問題,建議諮詢「牙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北台灣牙醫植體醫學會前理事長暨柏登牙醫院長 黃斌洋醫師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植牙前,你該知道的事|全民愛健康 植牙篇5

相關推薦

吃太好、吃太補,讓痛風一再發作嗎?其實擺脫痛風是有方法的!雙和醫院風濕免疫科張又升醫師提醒,若出現痛風問題時應積極就診諮詢醫師的用藥建議,若未善加控制恐衍生洗腎、心血關疾病與死亡風險,患者宜多加留意!此外,飲食控制也是關鍵之一,少吃帶殼海鮮、肉類、啤酒與甜食,才能避免痛風一再復發。  痛風是尿酸鹽晶...

閱讀詳情 »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普遍可以觀察到的現象,黃疸的發生是因為體內膽紅素濃度上升而表現在外的現象,而膽紅素是血紅素代謝過程的產物,依照每個嬰兒的代謝能力和相關身體狀況會有所差異。正常的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不應該有黃疸,出生後第2至3天逐漸上升,在第5天左右到達最高值,第2個星期開始下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閱讀詳情 »

1名55歲的盧姓婦人到院自訴,臀部到髖關節疼痛超過半年,曾經求診多家骨科診所及醫院,但都診斷為腰椎長骨刺,復健了2個多月也沒有改善,只好繼續求醫。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黃伯仁說明,婦人疼痛範圍從臀部後面、腹股溝前面到大腿外側,且10年前曾因車禍發生壓迫性骨折,做過胸椎骨...

閱讀詳情 »

1名男子到復健科門診,自述因清明節掃墓,整個下午都在除草,隔天覺得中指下的手掌有點痛,第3天情況更嚴重,抓握東西或手指彎曲伸直時還會發出喀拉的聲音,因此擔心是不是中風。經診斷,上述的症狀其實是「板機指」,正式醫學名稱為「手指屈肌腱狹窄性肌腱鞘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厲家珍解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