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減少小孩對打針的恐懼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Fanette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又到了打流感疫苗的季節。對有些小孩來說,打疫苗只是個聳肩捲起袖子就可解決的事情,對有些小孩卻沒那麼輕鬆。

事實上,有眾多的研究想要找出打疫苗較不痛苦、對小孩壓力不會那麼大的方法。有些父母會要求醫師在小孩的皮膚上打局部麻藥。有些醫師則在心裡策略上幫助小孩減少壓力。依據2013年的研究報告(needle-related procedural pain and distress)中,研究者發現打針時盡量讓小孩轉移注意,例如:看書或是看電影等方法,可以有效減少小孩打針時的壓力與痛苦。
減少小孩對打針的恐懼
堪薩斯兒童醫院的兒童精神科醫師馬克康琳說:[對於一歲以下的小孩,打針的時候一邊哺乳或式喝水很有幫助。] 但對於較大的小孩,他建議打疫苗時可以讓他們從事一些活動,例如讀本書、轉個風車或是吹個泡泡。這些一邊從事的活動可以改變他們的大腦運作,讓他們感覺沒那麼痛苦。

父母的態度也會影響孩子。有證據顯示那些在小孩面前越看重打針,越跟小孩講打針沒那麼痛的父母,小孩對打針的恐懼就越大。雖然我們並不知道是因為小孩對打針的恐懼加深父母對小孩保證,還是父母的保證反而加深小孩對打針的恐懼。

父母該做的,應該是努力讓小孩在打針時轉移注意力。讓小孩深呼吸,幫助他們倒數,不要強化打針這件事,反而有助於減少小孩對打針的心理壓力。康琳說:[很多父母花無數的時間一再告訴小孩打針不痛,反而助長小孩的擔憂。另一方面,父母也要在事前幫助小孩有心理準備,告訴他們等下會發生的事,也提供他們可以應對的策略。]

很多人會緊張是因為對未知的恐懼。告訴孩子打針的步驟,例如:會痛、手臂感覺被人捏住,然後痛會消失,讓孩子面對事實反而對他們有幫助。還有,一邊打針一邊讓孩子看手機或ipad對於轉移注意力也有幫助。

事實上,對於打針曾有不好印象的小孩,要幫助他們面對下次的打針就更困難。因此,醫師建議父母不要把小孩的恐懼跟打針這件事看得太過嚴重。令人訝異的,有少數的人,即便到成年還是害怕打針。這些成人可以要求打針前先在皮膚上麻藥或是尋求心理醫師的幫助,也讓他們可以在帶小孩打預防針時做好準備。

因此,或許下次帶小孩上診所打預防針前,預備幾本書或預備個手機在身邊是個很實際的提議喔!

參考資料:
A Flu Season Without FluMist? Making Shots Less Painful for Children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相關推薦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腸胃不適是件很難熬的事情。不管是突如其來的腹瀉,或是惱人的便秘、腹脹、腹悶,每一樣都讓人感到措手不及,想要緩解不適,卻又不知道有哪些方法,難道,真的無法改善嗎?   常見的4個毛病 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說明,撇開是否罹患重大疾病,...

閱讀詳情 »

時序入夏,炎熱的高溫讓人無法喘息,也增加熱傷害發生的機會!新光醫院家醫科胡念之醫師表示,高溫炎熱的天氣很容易出現中暑、熱衰竭等熱傷害的問題,除了留意多喝水、避免曝曬外,老弱婦孺等六大族群更應提高警覺,以免造成身體不適!  炎熱高溫的天氣,容易讓體溫上升,若身體溫度過高,超過40度就會對身體組織細胞造...

閱讀詳情 »

注意!卡介苗延後接種時程 一旦抵抗力弱的嬰幼兒受到結核桿菌的感染,容易導致肺外結核症狀,嚴重者甚至危及性命,這就是每個寶寶都需要接種卡介苗的主因。然而,近年來因發現有接種卡介苗而罹患骨髓炎的情形,促使衛福部在多方考量下,將卡介苗建議接種時程從「出生24小時」,延後至「5~8個月」,以期望能降低可能的...

閱讀詳情 »

熊湘台 專欄退休好幸福 總顧問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現在有很多網路上的文章都談到我們這一代的老人,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被子女拋棄的第一代」,想想還真的有點感傷;到底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老之將至呢?我個人倒是沒有那麼悲觀,我覺得子女長大結婚成家之後,有他們自己的家庭、子女要照顧,再加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