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產後失眠焦慮 恐是憂鬱症作祟

產後失眠焦慮 恐是憂鬱症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32歲的莉慧媽媽,第一胎是男生,日前又產下一名女嬰,家有一男一女,人人羨慕;但她卻在產後突然變得吃不下、睡不著,不僅焦躁,且常莫名流眼淚、什麼事也不想做,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就醫才發現罹患產後憂鬱症。
1成有產後憂鬱症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蕭美君指出,據統計,約有1成的婦女會出現產後憂鬱症,通常出現在產後2至4星期,可能會有情緒低落、失眠、甚至想傷害自己或寶寶的念頭。臨床上最常見許多新手媽媽,可能在產後2到4天出現的短暫憂鬱狀態,通常2周內會消失。
典型症狀 吃不下睡不著 
蕭美君表示,產後婦女的身體望未恢復正常,加上荷爾蒙如動情激素、黃體激素、甲狀腺素會產生極大的變化,可能出現產後憂鬱症,發病過程緩慢且漸進,一開始會沒有食慾、睡眠不好、四肢無力、提不起勁、對許多事情力不從心,甚至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覺得沒有能力照顧小孩;這時親人應幫忙照顧小孩,不要對產婦太多苛責。
有症狀快就醫
蕭美君強調,產後憂鬱症對媽媽身心狀況、寶寶的認知發展,都有長遠的影響,若錯過診治時機,容易變成非常嚴重甚至合併精神病的憂鬱症,建議早期出現症狀,最好趕快就醫。
相關報導請見:冬季憂鬱期到了! 四件事擺脫孕期憂鬱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1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疾病管制署表示,近期國內0至6歲幼兒急性腹瀉與類流感就診人次,均較中秋連續假期前上升;目前已進入腸胃炎與類流感好發季節,提醒民眾務必落實個人手部與呼吸道衛生,並留意自身及家中嬰幼兒健康情形,以降低感染或傳播疫病的風險。幼兒腹瀉與類流感就診人次上升 小心這些病毒依據疾管署監測...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花蓮報導】花蓮慈濟醫院在10月21日中午,邀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資深研究員暨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創辦人兼理事長陳哲宏博士,分享「戒酒與食道癌防治」,呼籲國人重視酒精不耐症與食道癌、口腔癌,這3種疾病可是息息相關,不可忽視。 喝酒後容易出現臉紅、心跳加快、頭痛、頭暈、嘔吐、宿醉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7)日衛福部疾管署發布上周國內疫情,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緩步上升,0至6歲急診急性腹瀉就醫人次也漸漸提高,目前研判可能因氣溫降低,導致社區病毒開始活躍有關,研判由一般感冒病毒與腸病毒導致。由於國內陸續傳出用水吃緊,可能影響洗手清潔,疾管署提醒若使用儲備水源,可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