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降低失智症威脅! 快維持健康習慣

高齡化社會來臨,使得和長壽相關的疾病也逐漸增加,尤其是失智症,由於會面臨完全不認識所愛的人,往往令人備感威脅;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表示,其實,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維持健康習慣,可以降低失智症的威脅!

陳俊佑今天在威盛保險經紀人公司公益捐贈「失智症宣導手冊」發行記者會時指出,目前針對失智症並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但是,在今年四月所舉辦的失智症研討會中,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當年輕與中年時能夠維持健康的習慣,是可減少失智症的發生機會。

陳俊佑指出,根據統計,台灣目前應有十九萬失智人口,但是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的只有四萬人,可見還有六至七成是隱藏在社會之中,甚至經常有許多失智老人直到走失之後,才被發現是罹患失智症,而這時的失智症程度大多已到了中重度。

陳俊佑表示,維持健康的習慣就是要有良好的運動與飲食,運動方式甚至是寫書法或是打太極拳都可以,而且有研究發現,做大腦保健體操,都有助於活化大腦,遠離失智;另外,就是採用地中海飲食習慣,多吃蔬果、穀類、橄欖油以及魚肉,也可預防失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14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人覺得過年期間闔家團圓,應該趁此機會好好休息,但有些人因為守歲、聊天、打牌、追劇,天天熬夜晚睡,年假期間不但沒有得到充份休息,反而覺得更累、沒精神。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建議,年假結束前2天,就應恢復正常作息,並多補充好的澱粉、維生素C及B群,以及硫化素,提早養好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意外和明天,誰都不知道哪一個會先到!若不幸遇到火災發生,請依照內政部消防署公告的逃生避難原則,才能守護生命,及時逃難。民眾千萬不可為了收拾財物而延誤逃生避難時間,應以保命求生為首要目標。同時遭遇火災時也不可搭乘電梯逃生,火場很可能會發生斷電情形,使用電梯逃生容易因為斷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綜合報導】年節來臨,免不了大魚大肉,中醫師提醒,如果長有子宮肌瘤,飲食務必斟酌。子宮肌瘤是最常見的女性良性腫瘤,多數人都不會出現症狀,臨床常見症狀包括月經量增加、骨盆慢性疼痛,或是肌瘤太大壓迫到泌尿系統,才會有解尿困難、頻尿,或壓迫腸子造成阻塞、便秘等問題。 雌激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運動時出現喘不過氣、暈眩、失溫、中暑等警訊,就是身體告訴你應該停下來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災難醫學科主任郭鐘太指出,心跳驟停在10分鐘內搶救回來的機率較高,若第一張骨牌倒下,便會引發一連串無法挽回的遺憾。心血管疾病最緊急 不適合運動時要停止急診每天面對各式意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