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冷霜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取自生物來源的物質,經過操作、製備,注入人體,用來治療或預防疾病,一般稱為生物製劑(biological product),各國藥政法規單位,皆將生物製劑歸為藥品來管理,包括許多抗癌藥品、血友病使用的血液製劑、抗體藥品、基因藥品、疫苗,例如去年的COVID-19疫苗及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有超過18,000個罕見疾病的家庭,7成以上無法治癒,罕病的孩子因為疾病的關係導致身體缺陷、外觀特異、發展遲緩等情況,都會影響他們學習意願甚至讓學習受到阻礙。全聯「愛從1開始」零錢捐活動第二季與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合作,幫助罕病孩童健全發展、快樂學習勇敢長大,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疫情衝擊國內產業,根據主計總處調查,2021年失業率為3.95%,近7年新高,在求職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各種事件,如待業持續一段時間,將會影響到自身的情緒狀態。根據一項2012年《管理學會學報》發表的研究指出,剛開始找工作時,求職者幸福感穩定提升,但當超過10至12週仍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晚間7點45分發布新聞稿表示,近期 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數仍處高點,且經評估以舊案居多,經諮詢專家,修訂無症狀或輕症確診個案解除隔離治療條件,並自即日起實施。 指揮中心指出,依原有解除隔離治療條件,無症狀或輕症個案最早可於發病日或...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確診個案今(1)日一舉破百,再創這一波疫情以來的新高,明天就要開始清明連假了,民眾該怎麼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該做的事情還是去做,只要把口罩戴好,勤洗手跟維持社交距離,也不考慮升級;另外,外界擔心基隆的「類普篩」如果拖到清明連假後再做可能太晚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小心4月1愚人節要來了,「整人專家」們出動!即將到來的愚人節之中,你有準備了什麼特別的整人方法,來博親朋好友一笑嗎?如果心中還沒有想法,不訪參考網友的經驗,來好好計畫一下。 感情玩笑玩到分手 替換食物內餡超經典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日前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設置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對此,台灣癌症希望基金會也提出不同主張,近半年來,台灣癌友團體盼成立類似英國癌症藥品基金(Cancer Drugs Fund 簡稱 CDF)的倡議呼聲此起彼落,癌症希望基金會自2018年起即倡議推動台灣版CDF,樂見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30)日宣布新增56例本土病例,107例境外移入,其中有53例為境外採檢陽性。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因為數量相當多,上午指揮中心也花了很多時間整理,且近期的病例相當雜亂,與過去集中的案例相比,多為「多點散發」。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美國睡眠醫學學會(AASM) 晚上老是睡不好?隔天起床精神超差,哈欠打不完!當心,這可能和你晚上喝的飲料選擇有關係。選擇錯誤的飲料會影響睡眠品質、打亂生理時鐘、無法一覺到天亮。國家網路醫藥整理出美國睡眠醫學學會點名五種會影響睡眠的飲料,睡前記得避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寒冷或季節交替時,經常是感冒的好發期,一般感冒平均3至5天會好,但若咳不停、帶有喘鳴聲、甚至感到喘,該怎麼辦呢? 支氣管慢性炎症反應 依急慢性對症下藥 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洪妙秋主任指出,氣喘是支氣管的慢性炎症反應,以具抗發炎功效的藥品,如口服欣流(Montel...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