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資料來源/覺嘉欣營養師 COVID-19疫情肆虐下,外送平台興起,民眾只要拿起手機就有許多商家與餐點可以選擇,外食頻率增加也讓外食族經常發生飲食不均衡、高鹽、高油、低纖維等問題,長期可能導致便秘、肥胖、三高等慢性病,對身體的傷害不容忽視。營養師覺嘉欣指出,...
閱讀詳情 »醫療常識
台灣首份第3劑疫苗研究!「這款」抗體 副作用皆最強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台灣COVID-19疫苗第3劑追加劑接種率已突破4成,朝5成邁進。究竟追加劑的效果如何呢?林口長庚醫院發表台灣第1份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研究成果,總計招募340位受試者,發現不論是使用哪種廠牌的疫苗當追加劑,皆可有效提升受試者體內抗體生成效果,也更能有效對...
閱讀詳情 »大腸癌症狀不只血便! 她沒來由體力變差 頭暈臉蒼白竟確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些大腸癌症狀竟無聲無息!門診就有一名63歲女性,近幾個星期來,只要一爬樓梯或運動時就明顯感覺到自己體力變差,不但容易累,還有頭暈的感覺,還被朋友說她臉色蒼白,讓她心生警愓就醫,檢查發現為缺鐵性貧血,醫師仔細查找禍首,這才進一步發現升結腸處有1公分腫瘤,切片檢驗證實為...
閱讀詳情 »本土+0!境外+91飆出農曆年後新高 五分埔驗出BA.2亞型「找嘸源頭」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個案今(17)日再迎「嘉玲(+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公布國內新增91例COVID-19確定病例,全都是境外移入的個案,這也是境外移入個案在農曆春節後的新高;另外指揮中心同步公布最新病毒基因定序結果,不明感染源的五分埔女店員感染的也是Omicron,且為國...
閱讀詳情 »漲部分負擔看病「多掏3千元」? 陳時中:除非你常照電腦斷層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昨正式預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漲草案,最快6月底前拿藥、做檢驗檢查、跑急診就醫都要多收費,草案一出,惹來部分懲罰病患的質疑,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7)日強調,調整民眾的部分負擔「增加的數目都很少」、「只是讓大家有一點點的費用意識」,好落實大病到大醫院看,小病到基層看...
閱讀詳情 »暑假讓口罩退場? 陳時中鬆口「考慮特定區域漸漸不用戴」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本土疫情趨緩,指揮中心正在逐步規劃開放邊境及放寬國內防疫措施,國內就有專家認為,今年暑假應可以讓「強制戴口罩」退場。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7)日強調,暑假口罩要完全解封,大概要等得比較久一點,但他也透露,有在考慮針對特定區域「漸漸不用戴」。 ...
閱讀詳情 »注意!居檢縮為10天後 自主管理「2次快篩」時間提前 錯過可罰30萬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趨緩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經縮短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的天數為10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7)日進一步宣布,居檢、居隔期滿後的7天自主健康管理的快篩時間,也一併調整、提前在第2天、第4天各執行1次。 配合Omicron變異株潛伏期變短,指揮...
閱讀詳情 »胃食道逆流竟是子宮肌瘤壓迫? 婦科名醫曝:有這體質少吃中西藥 蜂王乳
潮健康/郭家和 子宮肌瘤有哪些症狀? 停經後發現肌瘤要小心 子宮肌瘤長太大,有可能變癌症嗎?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婦產學科教授鄭丞傑醫師表示,子宮肌瘤成因與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動情激素)受體有關,青春期前不會發生,九成病人是介...
閱讀詳情 »「真的要吃到這顆NFT了!」We Are What We Eat 四月RAW 精彩開吃
「We Are What We Eat: Seed」NFT 將於2022/04/01,在台北最具指標性的餐廳『RAW』實現體驗。以全球是第一顆「可以吃的NFT」問世,由國際名廚江振誠、VR金獎導演黃心健、當代表演藝術家張逸軍三強聯手,透過NFT線上策展平台EchoX科技助攻。將VR、表演藝術、頂級美...
閱讀詳情 »保護關節迷思多! 葡萄糖胺用「擦的」才有效?
潮健康/編輯部 關節痛迷思破解! 關節不好避免運動吃海鮮? 關節與活動能力息息相關,走路時膝蓋關節須承受體重2-3倍的壓力,特定姿勢更易加重損耗。然而,民眾大多對關節健康抱有迷思,以為只有「運動過度」才會引發關節痛。 謝瑋綾藥師表示,運動強度不是關節磨損程度的...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