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有2成的癌症患者因營養不良死亡,不少癌友在治療過程中,因為缺乏食慾、胃口差,以致營養失調,可能因此被迫中止治療,或降低用藥劑量,使治療效果大打折扣。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說明,癌症致死率高低,不全然與疾病有關,許多癌友都有營養不良與體重減輕等問題,若未改善將影響併發症與治療成效,...
閱讀詳情 »2019年4月23日
生酮飲食需不需要補碳?想要攝取碳水化合物時請這麼做!
過去我採用嚴格的生酮飲食法時,出現暴飲暴食的情形,而且非常嚴重。一開始我限制自己的飲食,減少500至750大卡的熱量,並且計算吞進身體中每口東西的熱量,以及主要營養素含量。我大概只能維持個10天,接著就堅持不下去了。我發現自己大吃特吃,吃到食物都精光了才會停下來,不管當時我有多飽都一樣。 奇怪的是...
閱讀詳情 »痠痛貼布別亂貼 嚴重反傷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出現腰痠背痛等症狀時,你也會使用痠痛貼布來舒緩症狀嗎?不過在使用上可得多注意了,不管是貼痠痛貼布或是塗抹藥膏,都應該適量即可,才能達到療效又不傷身;日前就有一名國外田徑選手突然猝死,結果經解剖後就發現,原來疑似使用過量的痠痛藥膏,使身體累積太多水楊酸,導致中毒而死亡,...
閱讀詳情 »疫苗假資訊流竄 全球麻疹暴增300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全球麻疹病例暴增300%!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發布報告指出,全球麻疹病例在2019年前3個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00%,原因是社群媒體上的反疫苗活動影響疫苗接種率。世衛秘書長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負責人Hen...
閱讀詳情 »下背痛15 找不出原因 常被誤診為長骨刺導致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下背痛問題約有15%找不出原因,導致常被診斷為慢性肌腱炎、長骨刺壓到神經等症狀,主要原因包括明顯滑脫、移位或神經壓迫等問題,透過核磁共振或在X光檢查較難察覺,才會導致較難確診慢性下背痛的真正原因;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黃伯仁指出,像薦髂關節病變主要就是因曾經受傷、長期...
閱讀詳情 »層層切下伊比利火腿 雷射體雕削出亮線條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減脂技術多元,愛美人士該怎麼選擇?針對時下流行的減脂技術,皮膚科醫師林亮辰有不同的比喻;他形容,二極體雷射溶脂像是層層切下伊比利火腿,可以輕易地削出各種漂亮切面,冷凍減脂則像挖冰淇淋,可以單次處理脂肪團塊。他更主張「一次打底、一次塑型、一次順型」,針對二極體雷射溶脂射進...
閱讀詳情 »手術後就不能穿高跟鞋?足踝外科名醫帶你破解常見的「高跟鞋迷思」
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手術後就不能穿高跟鞋?足踝外科名醫帶你破解常見的「高跟鞋迷思」 「能否穿高跟鞋」不僅對許多女性很重要,也是足踝醫師評估開刀結果時,除了疼痛、外形軸向、功能及關節活動角度外,另一項重要的品質指標。高跟鞋除了增高,在視覺上也可讓小腿比例拉長、腳變小,促進翹臀及挺胸的功能,甚至是許多服務...
閱讀詳情 »這就是為什麼好事發生後你會更焦慮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崔嫻編譯 當你完成了一些令人驚歎的事情——比如升職、完成了一個為期一年的激情專案,或者終於還清了信用卡——你會認為隨之而來的是一陣幸福和解脫。也許甚至是一點點放鬆。對吧? 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事實上,聽到好消息或來之不易的成功後,你會比在撲滅大火或努力工作時更焦慮,這並不罕見。...
閱讀詳情 »五種可以延長壽命的健康習慣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一項針對生活行為與壽命長度的重大研究發現,如果在成年時期維持這五種健康習慣,壽命可以延長十年以上。 這項研究由哈佛大學領導,研究人員使用123,000名志願者的生活方式調查問巻和醫療記錄,以了解假如這些受訪者遵循這五種生活習慣 : 健康的飲食習慣、控制體重、規律地運動、...
閱讀詳情 »幼兒沒出門也會感染腸病毒?
腸病毒是每個家長的夢魘,尤其家有學齡前幼兒更應慎防腸病毒感染。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夏季是腸病的的好發季節,除了勤洗手、環境消毒確保衛生外,更要提醒無論是大人、小孩從外返家都應立即洗手、更衣,才能減少病菌對家人的威脅! 腸病毒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但以夏季為好發季節,尤其當腸病毒疫情嚴重時,都會宣導...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