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累計確診來到215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20例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為7男13女,年齡介於5歲至60多歲,其中年紀最小的5歲小女童是隨媽媽前往土耳其員工旅遊,回國之後發病確診,這也是繼昨公布1...
閱讀詳情 »2020年3月24日
防疫!排隊人龍4月走入歷史 台大醫院宣布取消當日掛號排隊
▲(照/翻攝自台大醫院)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期間,少進醫院,更要少排隊,過去當日掛號得當場排隊的台大醫院今(24)日就宣布,自4月1日起,每日上、下午門診的當日掛號名額,將調整於前一日18:00在網路掛號系統、台大醫院行動服務APP及電話語音掛號系統,3處同步開放掛號,以減少排隊的...
閱讀詳情 »中年女性體力變差憂鬱風險增 體虛可從2個動作探知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台灣介於45至59歲的婦女有將近276萬人,占台灣人口總數的11.7%,國際婦女節3月初剛過,是否有好好關心身邊中年婦女們的健康狀況呢?根據1篇2019年6月刊登於《更年期》期刊的研究指出,身體較為虛弱,特別是握力差和從坐著到起身需花比較多時間的中年婦女,有較高的憂鬱...
閱讀詳情 »中年男有勃起功能障礙 醫師建議他這樣做找回自信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0多歲男性半年來性生活不佳,且不僅自己上網買藥,也使用好友推薦的秘方,但卻仍未改善,甚至擔心被老婆發現導致無形壓力,因此就醫檢查,醫師診斷為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給予口服藥治療,但數周後回診,患者仍感到未完全改善,因此經討論後,採以六週一個療程的低能量體外震波,才順...
閱讀詳情 »健保資料AI分析 精準預測台灣民眾健康趨勢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健保實施25年累積大量資料庫,藉由最新人工智慧AI技術,有利臨床精準診斷與學術研究,今(24)日衛福部健保署與資訊業者廣達電腦公司簽署備忘錄,廣達將捐贈人工智慧醫療雲運算整合平台系統,加速健保AI應用發展。 健保署企劃組組長張鈺旋表示,目前許多醫院與研究...
閱讀詳情 »新冠肺炎防疫大作戰! 消毒產品用好用滿更要用對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許多傳染病都會因雙手接觸到病毒而感染,不論感冒、流感、或新冠肺炎,接觸感染都是最大途徑。因此,洗手比戴口罩更能預防疾病,能用肥皂與流動清水把雙手徹底洗乾淨,是去除病菌最好方式。如果一定要用乾洗手時,酒精是效率很好的替代品,但如果買不到酒精,要使用其他消毒藥劑,就要先了...
閱讀詳情 »你也是骨鬆人嗎? 這8種高危險群快速查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般人骨密度最高的時候大約在30 歲,一旦過了這個年紀,人體吸收鈣和維他命D的能力會大幅下降,製造骨頭的細胞活性也會減弱,所以骨密度只會一直降,我們能做的事只有兩件,第一是在年輕時存骨本,把骨密度弄高一點,第二是讓骨密度下降的速度慢一點。只要提前預防和重視骨質疏鬆問題,是有...
閱讀詳情 »防院內感染破口! 北醫大公衛助理教授提1觀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武漢肺炎疫情目前還不見停損點,台灣也繃緊神經防疫再升級,近期臺北醫學大學公衛學院全衛學程助理教授高志文近期於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發表一篇編輯通訊,直指中國武漢與義大利北部未配套的封城,可能是導致數千名醫護人員感染COVID-19...
閱讀詳情 »登山時如何分辨高山症? 專家提醒注意身體這些狀況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生平第1次挑戰3千公尺以上的高山,葉小姐在住家附近登山步道練習腿力,也常去運動中心踩滑步機,卻忘了在出發之前,服用預防性藥物,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開始出現頭痛、頭暈、嘔吐等症狀,且逐漸加劇,最後只好緊急下山就醫。 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登山可強化心、肺、血...
閱讀詳情 »每100個孩子就有1個自閉症 4大指標有助早期判斷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孩子生得少,每個都是寶,但如果寶寶發展遲緩,或是出現自閉症狀,可是家長最擔心的事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鈺提醒家長,1歲半到3歲是診斷治療的黃金時機,如果發現孩子有發展異狀,務必積極就醫。 根據國際流行病學統計,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自...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