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4日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1名年約34歲的工程師,平時工作壓力大,常為了專案忙到天昏地暗,長期睡覺時打鼾,還不時出現呼吸停止的狀況,身為枕邊人的太太不僅夜難成眠,也常因睡到一半發現先生沒了聲音,趕緊起來搖醒他。而他每每一覺醒來常感精神疲累,直到近2年嗅覺漸漸出現異常,前陣子幾乎嗅覺失靈,聞不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生活中,你是否曾因為做家事或是工作中反覆使用手腕、手肘,而導致媽媽手、網球肘、腕隧道症候群等重複性肌肉骨骼傷害?一般除了自行購買護腕或護肘外,遇到狀況嚴重時,到復健科就醫,職能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便會建議量身訂做「副木」。那什麼事副木呢?「副木」是醫療器材 需醫師指導使用...

閱讀詳情 »

    成年後太早有憂鬱問題  未來恐更容易失智? 憂鬱症並非只與心理健康有關,太年輕就發生「憂鬱症」,未來更可能罹患「失智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在《阿茲海默症期刊》發表最新研究指出,透過新的統計方法發現,成年階段較早罹患憂鬱症,會增加老年時在10年內發生認知功能障...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全台第一間高齡智慧照護醫院—成大老人醫院近日動土,預計2025年底完工,建築設計由成大校友、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張清華帶領團隊設計,融入臺南特色的鄰里、巷弄合院元素,每層病房區都有大街小巷、日光室、療癒庭園等,落成後也將是臺灣第一間綠建築療癒醫院。 老人醫院綠色調...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最新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上,肺癌已連當41年的「癌王」,死亡率高居第一位,且由於早期不易被發現,有超過一半患者確診時已為無法開刀的晚期,想要幸運保命,往往得靠聰明選藥!醫師指出,過去有4成晚期無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單靠化療,反應率低又有抗藥性問題,...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隨著國內疫苗第一劑接種涵蓋率已經突破7成,國內相關的疫苗混打實驗也陸續展開。長庚醫院今(4)日就宣布下周正式展開疫苗第三劑混打試驗,對象瞄準有高接觸風險的第一線醫護人員及航空機組人員等,人數共計400人。長庚醫院強調,希望透過第三劑施打臨床試驗結果,協助政府作為擬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中報導】家住台中的許姓雙胞胎在3歲時仍僅會少數詞彙,幾乎都以比手畫腳行為或「ㄋㄟㄋㄟ」、「抱抱」等狀聲詞表達想法,發展明顯落後同齡孩子,所幸經語言治療及媽媽悉心指導1年後,倆人語言能力接近同齡孩子,也能表達簡單完整句型,讓媽媽放下心中大石,也提醒發現語言發展障礙,務必馬上尋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淡水老街知名小吃阿給,也能變身防疫蔬食好料理!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分享「香椿阿給」食譜,以具有極佳抗氧化力的香椿取代蔥、蒜等辛香調味料,讓大家居家自煮也能做出美味與健康兼具的美食。香椿好處多 入菜調味營養具備大林慈濟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黃唯祺指出,香椿含多酚化合物,具有極...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衛福部臺南醫院於11月4日特別邀請臺大藥學系校友陳永順展出「邊遠生活」攝影個展,此次51幅作品跨越不同文化與生態領域,當中多項作品更曾獲得國際攝影比賽金、銀、銅獎殊榮;攝影家陳永順老師透過鏡頭抓住關鍵0.2秒所留下記憶感動,每一幅決定性瞬間都值得您駐足並細細品味。...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