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癌」注意!最新十大癌症排行今(13)日出爐,國健署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統計民國108年每4分20秒就有1人罹癌,比前一年再快轉11秒,而「大腸癌」連續第14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蟬聯癌王。若進一步區分性別來看,「乳癌」更已是持續17年來的女性癌症頭號殺手...
閱讀詳情 »2022年1月13日
聯醫群聚後驚爆種種脫序 醫師怒指:有確診者嫌吵竟擅關抽風設備
▲部分境外移入個案把病房當飯店,出現種種脫序,讓醫師都怒了。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近來境外移入個案大暴增,隨著落地陽性率一路飆高,國內專責病房也塞滿這類病人,但卻傳出諸多脫序行為,讓第一線的醫護都怒了!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今(13)日就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醫師匿名出面控訴,竟有境外移入的確...
閱讀詳情 »注意!5大癌台灣發生年齡最早「5字頭」 公費篩檢擬變5項納肺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健署今(13)日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民國108年新發癌症人數及癌症時鐘持續雙破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有5大癌症的發生年齡都比較早,包括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子宮體癌、甲狀腺癌,發生年齡中位數全落在「5字頭」。而國健署也正研議,在現行的四癌篩檢之外再擴增肺癌的低...
閱讀詳情 »想健康呷過年?5大族群多吃「這道菜」少碰醬汁 肥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近期民眾最關心的節慶,就是迎接農曆新年!在疫情之下,親友間能團聚一堂同吃年夜飯更顯得寶貴,也能在度過辛勞的一年之後,好好犒賞自己美味的年菜佳餚。營養師提醒,過年大啖年菜,小心別把過多熱量一起吃下肚。 準備年菜,掌握「3低1高」飲食原則亞東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陳煌其提醒民...
閱讀詳情 »抗生素來救命 觸碰「服用禁忌」小心反要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抗生素是用於消滅或抑制細菌生長的藥物,對於非細菌所造成的疾病是起不了作用的。高雄市立聯合醫院藥劑科鍾嚴毅藥師解釋,抗生素不是消炎藥!抗生素對細菌感染的病症具有療效,而消炎藥則主要是鎮痛、解熱或消除症。當身體出現發的現象時,若由細菌所引起,除消炎劑治療症狀外,亦須以抗生素...
閱讀詳情 »生活作息不注意恐成心臟病元凶 專家教你4招遠離心臟病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美國CDC心臟病一直是國人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生活方式、年齡、家族及病史等因素都有可能會增加患病的風險,有些因素雖然沒有辦法控制,但可以經由可控制的部分來預防,降低患病風險!美國疾管署整理出,藉由改變四個生活習慣,來降低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哪些行...
閱讀詳情 »北市聯醫第二院區淪陷!仁愛院區證實護理師染疫 接觸25人初採陰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連爆護理師染疫,除了中興院區之外,最新淪陷的是仁愛院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晚公布,國內又檢出1例陽性個案(待編號,Ct值16),為台北市本國籍30多歲女性護理師,北市聯醫仁愛院區醫務長丁金聰今(13)日證實個案發生在該院專責病房,目前已匡列與該專責...
閱讀詳情 »疫情間聽咳就怕? 醫解析「急性 慢性」成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新冠病毒肆虐的時代,「咳嗽」成了人與人之間極為敏感的動作,再細微的聲音都會讓人繃緊神經。搭乘高鐵聽到隔壁座位的先生咳個幾聲,下意識會挪動身體保持社交距離;當自己是咳嗽的主角時,總強行鎖住喉嚨肌肉不敢出聲擔心鄰人異樣眼光,卻總在某一瞬間失守,以連續咳嗽聲聚集眾人驚恐的目...
閱讀詳情 »中年男出現頻尿 尿急 恐是攝護腺肥大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男性在步入中年後,若出現頻尿、尿急、小便涓滴等症狀時,可得多加小心,可能是攝護腺肥大惹禍!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曾千芸醫師指出,男性的攝護腺會隨著年紀漸增而出現不同程度的肥大,初期時可能排尿慢、尿後涓滴、餘尿感增加等症狀,但若不予理會,長期下來可能演變頻尿、夜尿、急尿,甚至...
閱讀詳情 »手掌麻木像是隔層手套? 末梢血循不良恐損至周邊神經
【NOW健康 林郁敏/桃園報導】入冬以來最強一波霸王級寒流來襲,體感溫度瞬間降到個位數,許多人手套毛襪戴好穿滿還是全身冷吱吱,有些甚至還出現手腳麻木、刺痛甚至無力的情形!專家警告,手腳麻木症狀,甚至嚴重合併肌肉無力,不僅是血液循環出了問題,很可能是周邊神經病變造成的結果。 觸覺不靈敏像戴手套和襪子 ...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