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隨著中醫養生觀念的普及,民眾對於中醫藥的接受度也隨之提高,以癌症治療而言,目前就有許多大醫院採用中西醫合併療程。即使如此,臨床上仍有民眾不敢告知醫師正在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導致兩邊醫師重複用藥或恐有用藥排斥問題,甚或疏於追蹤和檢查,種種迷思和盲點,都可能致使錯失最佳治...
閱讀詳情 »2022年2月9日
牙齒矯正慎防牙周病阻礙療程 專利可攜式潔牙組神救援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許多人做牙齒矯正的目的是為了讓凌亂的牙齒排列整齊、美觀,不過矯正過程中最怕患者的口腔清潔工作沒做徹底,導致牙菌斑滋生,引起蛀牙或是產生牙周病,嚴重的患者甚至要被迫中斷矯正療程,得要把矯正器拆掉,先治療牙病問題,讓原本的矯正療程時間延長許多了。 牙齒矯正患者口腔清潔沒做...
閱讀詳情 »新北板橋1家4口感染源不明 2位家人北市最新足跡曝光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9)日,台北市衛生局公布昨(8)日新增4例不明感染源的確診者足跡,在會計事務所工作者的長女影響較廣。確診者為新北板橋的1家人,其中案19355在信義區南山廣場內的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昨日南山廣場閉館清消;南山廣場管理中心表示,有針對確診個案常走動的樓層與茶水間加強清...
閱讀詳情 »突發性心跳變慢昏厥 中榮「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續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15歲的詹同學,自新生兒期開始就罹患完全房室傳導阻斷,需使用心律調節器來防止因心跳過慢造成的休克。在詹同學的嬰兒時期,因為考量成長的需求,15年前植入的是單腔且導線置於心包膜上的傳統心律調節器。最近以來詹同學在上學時偶爾會昏倒,檢測起來發現是導線的功能耗損,導致心律調節...
閱讀詳情 »北京冬奧/恭喜! 台灣好手李玟儀高山滑雪晉決賽
北京冬奧高山滑雪項目,台灣19歲好手李玟儀今(9日)上午是最後出發的選手,最後以1小時36分49秒成績,名列第58,因為多達30位選手失格,只要完賽就能晉級,李玟儀順利晉級下午1點45分的決賽。 李玟儀雖然一出發就錯過路線,為了順利完賽,她一度罕見的逆向爬上雪坡去碰標竿,彌補開賽時的失誤,成為晉級決...
閱讀詳情 »容易致癌食物 酒精 紅肉 香腸 火腿 排行榜,專家教你如何避開致癌物從日常著手!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美國癌症研究組織(AICR)癌症一直為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之首,而癌症的發生很有可能與生活及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聯。那些食物可能會對於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呢?不妨參考,美國癌症權威【美國癌症研究組織】點名4種需要限制的食物!大家快點拿出筆記!【美國癌症研...
閱讀詳情 »政府「催生」半年已發10億元!不孕治療增7成 40-44歲成長最多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政府催生,衛福部去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把補助擴大至所有的不孕夫妻,上路已超過半年,國健署今(9)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接受治療人次成長7成,全台已經有1.4萬對夫妻完成療程並通過補助費用審查,已核發費用超過10億;其中又以妻子年齡在「...
閱讀詳情 »開工好厭世? 狂吃甜食 猛灌咖啡當心「壓力爆表」徵兆正在傷身體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怎麼才剛開工,就厭世得不得了?甚至只要一想到上班就完全提不起勁。國內心理師提醒,現代人工作時間長,常面臨「工作壓力爆表」的問題,而有些行為出現正是徵兆,像是吃甜食的頻率和份量增加,或是喝過多的咖啡提神,購物頻率變高,還有些人會依賴藥物或飲酒,若想避免身體因壓力亮起紅燈...
閱讀詳情 »側頸部小小腫塊竟是癌! 「1利器」追出元凶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48歲婦女,無抽菸、喝酒、吃檳榔等習慣,自已摸到左側頸部有一小小的腫塊,因無痛而不以為意,沒想到一個月後感覺腫塊好像持續變大而求診,經安排頭頸部超音波檢查合併細針抽吸發現是頸部淋巴轉移的癌症,隨後透過全身正子攝影和切片檢驗,確診左側扁桃腺癌。40歲以上易好發 多與菸...
閱讀詳情 »體育課不重要? 國外研究發現心血管健康的孩子成績好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又多了一項讓孩子們出去玩的好理由。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學童的心血管健康與學業之間有很強的相關性;瑞士科學家在日內瓦對學童進行了一系列測試,發現心血管耐力和心理技能之間存在關聯,尤其是在數學和語言這方面,研究發表在《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