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確診、死亡又雙飆!單日死亡+25 這波不到一個月已奪321條人命

【有影】確診 死亡又雙飆!單日死亡+25 這波不到一個月已奪321條人命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李文成 韓羽婕 王聿瀠 羅偉哲 李新林/台北報導

單日確診及死亡人數又往上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275例COVID-19確定病例,其中274例為本土個案,另有1例的境外移入個案,另外,確診個案中新增25例死亡。但陳時中強調疫情目前仍比較平穩,還要注意,端午假期人流已經減下來,他要感謝各界配合,畢竟人流移動會帶來疫情傳播風險。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從5月11日這一波的本土疫情大爆發以來,不到一個月已累計確診1萬671例、死亡321人。而單日死亡人數的最高峰迄今紀錄為單日37人(6月5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274例本土病例中,為142例男性、13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6月8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162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63例,桃園市15例,苗栗縣12例,基隆市10例,彰化縣及南投縣各3例,宜蘭縣2例,台南市、嘉義市、台中市及新竹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49例中,43例為已知感染源,6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至於今日新增25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20位、女性5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1日至5月30日,確診日介於5月17日至6月5日,死亡日介於5月29日至6月7日。

指揮中心統計,國內迄今累計1萬1968例確診,分別為1149例境外移入,1萬76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新增1例空號 (案11069),累計66例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333例死亡。

6月9日新增死亡COVID-19確診個案表.pdf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陳時中才嗆「沒進口審啥毀」 真有2家業者申請進口居家快篩了!

北市診所「亂打」疫苗慘了!重罰金額曝光 莊人祥喊最高200萬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長庚衛教機器人引進創新「AI語音雙向互動」Dolly進駐診間。(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能聽能說的「機器人」進駐診間,病人有疑問時不必再盲目聽信網路上不一定正確的資訊!林口長庚今年就針對糖尿病黃斑部病變病患推出長庚衛教機器人「Dolly」(多莉),具有全台...

閱讀詳情 »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好食課(媽咪食課)營養師黃思穎.台北市信義區健康中心合作講師暨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營養師李芷薇 攝影.造型/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演出/媽咪陳梓柔 均衡飲食以為了讓身體功能正常運作,因此必須攝取足夠的營養素,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是很重要的事,特別是在懷孕階段,媽媽必須...

閱讀詳情 »

很多年長者因為雙腳不方便,走不遠所以不愛出門,長久不活動就會逐漸虛弱下去,惡性循環的結果,甚至會連坐都沒辦法!所以從年輕時就該注意走路的姿勢,避免姿勢不正引發肩頸僵硬或腰背痛情形。當痠痛情況出現,很多人都會貼藥布,但是藥布貼久了,卻有可能引發腎衰竭! 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邀請專家告訴你...

閱讀詳情 »

現代人大多重視外表,卻不重視自己的腸道。生活作息不正常,暴飲暴食,過度使用腸道又沒保養的結果,就可能導致腸道提早老化。 董氏基金會就曾統計「全台15-59歲青壯年平均腸年齡為47.9歲,比實際年齡高出11.3歲,顯示現代人腸道超齡!」有70%的人在35歲到45歲出現消化不良、便秘的情形,到了55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