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保健食品不等於健康食品! 食藥署授選購要訣

保健食品不等於健康食品! 食藥署授選購要訣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是否常常於電視廣告、網路廣告或是藥妝店見到宣稱「健康食品」的產品?但又有些產品宣稱「保健食品」,不知道的民眾可能會誤以為兩者是一樣。

「健康食品」之稱 受現有法規保護

自88年「健康食品管理法」上路以來,「健康食品」已成為法律名詞,需向衛生福利部申請查驗登記,提供科學證據佐證產品之安全性及保健功效,經審核通過取得許可證後,才可以稱為「健康食品」。而坊間常稱「保健食品」因未取得健康食品許可證,屬一般食品管理,雖然上市前並不用向衛生福利部申請許可,但業者還是應自主管理並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及其相關規定。

無健康食品許可證 選稱健康食品恐觸法

若產品沒有取得健康食品許可證,宣稱為「健康食品」,會有觸法的疑慮。依「健康食品管理法」第6條規定,食品非依該法之規定,不得標示或廣告為健康食品;也就是說一般食品若不是健康食品但標示為「健康食品」,會違法並有刑責。

三要訣做得到 健康食品才有效 

既然是「健康食品」,是不是吃越多就越健康?食藥署提醒消費者,對於食用「健康食品」,最重要是應考量自身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健康食品。做為一個聰明的消費者,應掌握健康食品選購「停」、「看」、「聽」三要訣:

1.「停」下-「冷靜思考是否確實有需要及對健康是否有幫助」

2.仔細「看」-閱讀包裝上之「標章及核准字號」、「警語」、「注意事項」、「建議攝取量」及該產品「保健功效」之實質意涵

3.「聽」-請教「醫師或營養師等專業人員」之建議,正確選購食用真正對自身狀況有助益的健康食品。

【延伸閱讀】

老後的尊嚴(一)20萬網友朝聖「不老電競」讓長者在圓夢舞台發光發熱

身體痠痛用熱敷墊、電熱毯緩解? 當心用錯會受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4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日前舉辦「新聞媒體聯繫會議-媒體報導與自殺防治:網路與自殺」,探討如何預防網路自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李明濱理事長建議,媒體應正確報導自殺以免造成模仿效應,並透過教育公眾自殺危險訊號、標誌高風險族群並鼓勵接受治療、心情溫度計 App等方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上班頻跑20次廁所 職場新鮮人被誤認工作偷懶 24歲的冠廷(化名)是一名社會新鮮人,畢業後找到網路電商行銷專員工作。由於部門工作量龐大,加上主管要求嚴苛,工作不到一個月就感到沉重壓力,一天上班要跑20幾次廁所,還被主管誤認工作偷懶而被約談。最近家人發現冠廷下班後出現異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有糖尿病的李小姐為一名舞台表演者,五年前使用手機時,發現漸漸看不清楚手機上的字,檢查後,診斷出黃斑部病變,經治療後視力漸漸回到正常,也開始透過血糖控制,讓疾病穩定下來。新光醫院眼科醫師蔡孟儒表示,近年來民眾高度用眼比例大幅上升,眼睛長期接受光線慢性刺激,視網膜血管受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糖尿病前兆? 小心高血糖上身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準提升,現代人經常性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又缺少運動,就容易出現慢性病症狀,根據2018年衛福部統計國人慢性病盛行率顯示,平均每四人至少有一人有三高的徵兆,相較十年前有明顯提高的跡象,三高之中的糖尿病則有越來越年輕化的傾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