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老人家怎一出門連走路都喘? 當心「在宅防疫」做錯最重要一步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措施明明做得好好的,怎麼一出門連走路都覺得喘?當心,你有可能是躲在家躲過頭了!物理治療師陳雅玲就觀察到不少原本有規律運動習慣的長者,疫情期間擔心被感染不敢外出,幾個月後不僅體重增加了好幾公斤,出門連走路都覺得喘,而活動量降低,不僅增加肌少症的風險,也會增加便祕、失眠、憂鬱症的傾向。

台北市衛生局今(3)日召開記者會,會中台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就發表其以「推廣城市運動空間」、「推動智慧自主運動」及「輔導社區線上課程及運動團體E化」改變疫情期間民眾運動模式的這一系列運動方案獲得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21年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成果海報評選」金獎。

減少活動引起的負面結果,超乎想像!陳雅玲警告,銀髮族在疫情緊強時不敢外出、活動量降低、減少與人社交互動,不只造成肌肉僵硬與痠痛,增加肌少症的風險,更會增加便祕、失眠、憂鬱症的傾向,建議每日在家可以用椅子輔助進行簡單的肌力運動及伸展運動,維持肌肉骨骼健康。

台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醫師周真貞表示, 這兩年國內因新冠肺炎疫情,許多活動被要求取消或延後辦理避免群聚感染,因此,過去以實體集會方式辦理團體運動的方式,若不改變,健康促進活動將因此停擺,民眾無法參加運動團體,也因為減少移動,導致日常身體活動量大為降低。

尤其,人體骨骼肌肉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周真貞指出,年過40歲肌肉量會以每十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70歲後則以每十年減少15%的速度加速流失。所以體能活動在第一級預防醫學中相當重要,不活動(inactivity)對健康影響甚鉅,銀髮族需要特別關注是否因加速肌肉流失導致衰弱與慢性病惡化;而身體活動量較少,罹患新冠肺炎預後也較差。

台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為此就特別規劃推出「百貨公司集合健走LET’S GO」推廣城市空間運動;「健走的風景手機圖文徵選」行銷個人智慧運動;並透過辦理「智慧健走」及「星光跑團」輔導社區成立智慧運動團體改變傳統運動模式。

台北市信義區中行里里長林美君分享,透過線上運動課程,參加人數不再受里辦公處場地空間限制、也減少氣候及家務忙碌的影響,里民可在家與家人同步上線運動。試辦後參加人數增加1倍,課後學員還組成Line運動群組,每天自主運動APP雲端紀錄成果上傳群組,達到一起運動,互相激勵的效果。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家有失能、失智者在住宿式機構注意了! 3條件最高補助6萬元只到3月

北市遭爆「6間防疫旅館淪陷」 莊人祥、黃珊珊都說話了!砲口一致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放寬成人預防保健免費B、C型肝炎篩檢年齡,上路第一個月就爆出大量,國健署今(15)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去年9月底放寬年齡上限為45至79歲終身一次後,第一個月(2020年10月)達成單月篩檢量近8萬人,約是前一年同期的7倍之多,創新高。 國健署是自2011年8月...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前院長張德明早在去年7月16便退休卸任,但接任人選一度演變成兩位副院長陳威明及陳適安之爭,有如白色巨塔的茶壺內風暴,最後傳出在府院介入之下,才拍板由國內糖尿病治療權威、台中榮總院長許惠恒黑馬出線,而台北榮總今(15)日上午佈達宣誓,讓這場人事爭議正式落幕。 許...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忙碌防疫已經一整年的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難得卸下嚴肅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身分,重拾牙醫本業,為長庚醫院與衛福部、兒童牙科醫學會合作的動畫配音,教導小朋友正確的潔牙方式和使用牙線的重要性。這部動畫影片今(15)日正式推出,網路提供下載(影片網址:https://...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不用懷疑,2020年是一個對想運動的人不利的一年。許多人關在家中,從視訊會議到大量的電視影集,從視訊派對到電動玩具,大家花最多的時間就是坐在家中的沙發或是床上。大家都知道久坐對身體很不好,但是仍是有好消息! 儘管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是靜止的,但只要一天有十一分鐘的活動,就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