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每天7人因乳癌喪命! 國健署開放「揪團滿20人」就到職場篩檢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乳癌是台灣女性不能忽略的威脅!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女性終其一生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癌症死因第3位。國健署今(22)日就宣布,企業女性員工只要符合婦女乳房X光攝影檢查資格滿20人,即可提出需求,將安排乳房攝影檢查巡迴車把服務送進辦公室,讓上班族不會因工作忙碌而忽略了定期檢查。

乳癌有多凶狠,國健署統計,2017年約有1.3萬名女性罹患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2019年死因統計更有2633人死於乳癌,每天約有7人因乳癌失去生命,是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第3位。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國健署目前補助45歲以上至未滿70歲婦女,及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具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即日起更要把服務送進職場。

只要企業肯揪團,符合婦女乳房X光攝影檢查資格者滿20人,就可以向當地衛生局或與國健署核可的乳房X光攝影醫療機構提出需求,安排乳房攝影檢查巡迴車把服務送到公司。

國健署強調,乳房X光攝影檢查是目前國際實證研究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定期做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達到早期發現、降低死亡率的目的。透過乳房X光攝影檢查發現的乳癌,有超過6成是早期個案;且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相反的,如果延遲治療導致晚期乳癌,5年存活率則僅剩3成。

乳癌的危險因子,國健署提醒,包含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30歲後才生第1胎、未曾哺乳、具有乳癌家族史者、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相關高危險族群都不能輕忽。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全球只找到13患者!大腦平滑無皺 長庚找到「平腦症」致病新基因

境外移入又來了!全台染疫增至509例 2男赴印尼、緬甸工作帶病歸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26歲的張小姐半年來針眼反覆的發作,先前看診多次不見好轉。自述除了針眼的不適外,還經常感覺眼睛乾澀、紅癢,生活習慣方面多以外食為主,有定期接假睫毛的習慣。檢查發現假睫毛根部有蟎蟲附著並有許多皮屑,毛囊有發炎、阻塞現象,為眼瞼炎合併針眼。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顏敏芳指出,針眼是因為細菌感染引起,眼瞼...

閱讀詳情 »

慶祝情人節除了送禮物、吃浪漫晚餐之外,不少情侶會到機場周邊草地,近距離感受飛機起降帶來的視覺和聽覺震撼。但對於在機場工作的地勤人員或居住在機場周邊的民眾而言可並不浪漫,長期處於高分貝的環境中,容易導致耳鳴或聽力受損。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初期耳鳴只是微乎其微的雜音,也尚未造成聽力傷害,而不太...

閱讀詳情 »

中華民國勞動部於3月12日正式公告9月起住院醫師將納入勞基法,外界擔心,若住院醫師工時設下上限,恐怕影響病人就醫權,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指出,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以後,若超過正常工時則必須由醫院給付醫師加班費,否則必須改善排班制度,醫師若能準時下班,好好休息,才是病人之福。 不過,勞動部卻將公立醫院的...

閱讀詳情 »

常在新聞媒體報導中看到,「他明明身體很好,也沒有心臟病史,怎麼會突然心臟病猝死?」「他是頂尖的運動員,在1次參加3鐵賽事時,在終點前倒地猝死。」這類的個案,都說平時沒有心臟病史,卻因1次心臟病發就死亡。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魏崢主任指出,這極可能是肥厚性心肌病變(Hypertrophic Card...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