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坐姿趴睡會影響健康? 專家教你怎麼睡才健康

坐姿趴睡會影響健康? 專家教你怎麼睡才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期疫情攀升,許多人在家中工作或休息,看著舒服的床鋪,一不小心就睡到了下午。睡眠佔據了人生活中接近三分之一的時間,當然也是重要的一個職能活動,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長吳菁宜指出,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睡眠與晝夜神經生物學中心研究發現,有午睡習慣者,大腦的記憶力與認知能力會增加,同時有午睡習慣者,晚上的睡眠狀況也最容易符合正常的睡眠範圍。

午睡姿勢要講究 越睡越健康

在世界各地、從古至今都有睡午覺的習慣,關於睡覺的方式、長短、利弊,長久以來都有許多的討論和爭議,大心職能治療所主任高琪鈞職能治療師表示,首先要注意午睡姿勢,就肌肉骨骼的角度來說,許多人在午睡時會習慣採用坐姿趴睡的方式進行,然而,這樣的午睡姿勢容易壓迫到神經及造成頸部肌肉過度拉長,建議在在工作或休假的各位,午睡時不妨回到床上採躺姿睡眠,若一定要趴睡則可將枕頭墊高至胸口高度、利用中空的甜甜圈抱枕將頭部平平的埋進枕頭中、避免頭頸部往一側旋轉太多。

特殊健康考量 先睡在吃午飯或隔30分鐘

若有血壓控制的問題,或是三高的高風險族群,吃飽飯之後馬上進入午睡可能會造成血液循環方面的困難,此時就建議先睡完午覺,再起床吃飯;同樣的,胃食道逆流的患者也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避免吃飽後睡覺的逆流問題。高琪鈞職能治療師強調,若屬上述族群,非得要吃完才睡,則要至少飯後30~60分鐘後才能夠午睡。

夜晚入睡困難 應縮短午睡時間

而若是屬於低血壓族群,則建議可以用放鬆或呼吸訓練來取代飯後的午睡,有效地透過橫膈膜呼吸及正念、冥想等方法,也可以達到讓身體放鬆的休息效果。最後,高琪鈞職能治療師提及,若在夜間時容易有入睡困難(躺下後30分鐘內都睡不著)的問題,則應縮短午睡的時間,將午睡時數減至20分鐘以內,以免晚上更難以入睡。

【延伸閱讀】

更年期荷爾蒙替代療法 證實不增乳癌風險兼預防骨鬆

吸入性肺炎患者近4成有吞嚥困難 調整食物質地為解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3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身體僵硬、步伐變慢可能不是衰老現象,而是帕金森氏症的前兆。帕金森氏症的診斷通常都是根據「動作障礙專家」經驗,初期常常被誤以為中風或關節退化等疾病,顫抖的症狀又有可能被誤為是自發性顫抖或者其他疾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與清華大學電機系李祈均教授團隊共同合作,結合醫療和AI...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熱愛自行車運動的石先生,休假與車友快樂騎乘時,為了閃躲突然衝出的小動物,不慎摔車飛了出去,導致腿部與肋骨骨折、胸部張力性氣胸,經救護車轉送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創傷團隊為石先生緊急開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部杜雄醫師表示,胸部外傷致肋骨骨折是外傷急診常見的疾病,常發生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在2017年調查發現,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1.3%,與10年前比較,總失眠人口並未下降,尤其是高年長者和女性兩大群族,失眠比例都比以前高。然而,睡前服藥才安眠,但你知道該如何正確使用安眠藥嗎?若是特殊族群又該注意什麼?服用安眠藥...

閱讀詳情 »

吞嚥障礙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問題,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有21.8%於每周至少有3次進食嗆到的現象,有12.8%經過評估為吞嚥異常,即每10個高齡者就有1個有輕度以上之吞嚥障礙。 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副理事長王亭貴表示,年齡並不是導致吞嚥困難的主因,而是隨著年老而產生的中樞及周邊感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