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節食材如何保鮮? 營養師授「保存要訣」

年節食材如何保鮮? 營養師授「保存要訣」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很多家庭主婦為了一年一度的年節祭祖,從食材的挑選到年菜的採買,忙得不可開交;家人看到滿到快要關不起來的冰箱,也擔心食材的保存會不新鮮。如何吃到安全又健康的年菜? 

預防食品中毒 牢記五要訣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營養師李純瑜指出,傳統年節謝神祭祖時間冗長,要小心食物因溫度、時間及環境等因素孳生細菌而導致變質,因此調理年節食物記得遵守5大要訣:「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澈底加熱」、「要注意食品保存溫度」等,是維持食安健康、預防食物中毒的不二法門。

冰箱保存注意溫度 防食物腐敗

高醫營養部營養師溫心璇提及,食品危害菌的生長區間為7-60℃之間,而20-50℃會快速滋長,食品在製備後需要在短時間內趕快升溫超過60℃,或降溫低於7℃,可減少細菌滋長機會。

溫心璇營養師指出,放置物品以七分滿為原則,並保持冷空氣流通,讓冰箱正常運作,保持冰箱空間足夠,勿過度囤積食材、就可以利於食物的降溫。

祭拜食品勿放電鍋保溫 恐增食物汙染風險

此外,拜拜後很多人習慣將菜餚放在電鍋保溫,想吃時再盛裝來吃。但電鍋保溫大概維持40-50℃左右,這樣的溫度反而容易助長細菌大幅孳生;祭拜完後的菜餚如果沒有馬上食用,須放冰箱冷藏保存在7 °C以下,食用前再復熱大於65℃以上,煮滾食材,才能有效殺菌。建議以復熱「一次」為限,避免重複加熱破壞食物營養素,增加食物汙染風險。

把握冰箱食物存放2原則 避免交叉污染

最後,李純瑜營養師提醒,冰箱食物存放以「上層熟食,下層生食」為原則,建議上方存放低汙染性的食材,如熟食,而下方則放污染性較高的食物,如生鮮魚、肉等,避免肉品的血水接觸到低汙染性的食材,造成交叉汙染。


年節食材如何保鮮? 營養師授「保存要訣」


【延伸閱讀】

腎臟病友火鍋怎麼吃? 營養師:清水湯底、天然食材、吃料不喝湯!

蔬菜多量少買怎麼保存? 營養師授防疫保鮮技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6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身為外食一族的你,是否經常在令人苦惱的吃飯時間,仍然踏入最有家裡味道的自助餐店呢?自助餐店有各種琳瑯滿目的菜餚,對於想要吃得健康的外食族而言,是十分友善的外食選擇,但相對的若沒有正確的飲食觀念,更可能因此落入了營養不均衡的陷阱! 因此,國健署特別為喜愛自助餐卻不知道如何挑選的你,設計了多種符合「我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難對孩子教導「性教育」嗎,其實主要因大眾對於性這個字眼都有猥瑣印象,甚至因此成為禁忌話題,但其實對於孩子而言,性一點也不下流,且反而要透過性教育,讓他們了解生命誕生的奇蹟,並從中學習保護自己的身體,滿足他們對於性純粹的好奇心;超級開朗性教育[內褲教室]協會代表理事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綜合報導】年紀越大越愛運動,一大早常見許多阿公阿嬤就在社區公園、學校操場散步健走,充滿活力,不過專家提醒,這類有氧運動無助於增加肌肉,如果沒有做負重(阻抗型)運動,恐將陷入肌少症帶來的健康威脅。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表示,自50歲開始,人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台中1名62歲余先生咳嗽有痰的症狀超過半年,加上近來常頭暈、走路不穩,家人形容「像是打醉拳」,經就醫切片診斷,證實竟是肺腺癌末期,且癌細胞隨血液移轉至腦部與肝臟,以致壓迫腦神經導致行動失調,為避免腫瘤增大,患者接受「好神刀」放射治療,同時搭配化療,目前肺腺癌處良好控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