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血管疾病病患趨年輕化 治已病不如治未病

心血管疾病病患趨年輕化 治已病不如治未病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國健署公佈的資料顯示,近五年來台灣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不但越來越年輕,並呈現「男升女降」,男性的發生率為女性的2.8倍,尤其以40至49歲男性的增幅最大,對此,預防醫學專科醫師蔡清標指出,臨床上,20多歲年輕人的血管老化程度相當於80 歲老年人的案例近來屢見不鮮,為了預防與及早發現心血管疾病,建議民眾最晚一定要在40 歲開始進行每年定期檢查,隨時監測自己的健康狀,健檢項目更應視個人危險因子以及遺傳家族史來做增減。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103 年國人十大死因,儘管癌症仍居榜首,但心血管相關疾病已經連續蟬聯7 年(2007 ~ 2013)十大死因的第二名,蔡清標醫師表示表示,台灣每年逾萬人罹患心血管疾病,廣義來看,十大死因中第三名的腦血管疾病、第五名的糖尿病、第八名的高血壓及第十名的腎臟病,其實都包含在血管疾病的範圍,與心血管疾病常合併發生,與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也都息息相關。
蔡清標說,這數字非常恐怖,也間接說明了心血管疾病嚴重威脅民眾健康,是不容輕忽的疾病,在預防醫學的角度來說,「治已病」不如「治未病」,因此,除了治療疾病之外,如何早期發現,甚至在一開始就防止動脈硬化更是重要課題,特別是急性心肌梗塞是造成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來說,心電圖、抽血驗高、低密度膽固醇、高敏感度C 反應蛋白(hs-CRP)、運動心電圖,以及血管硬化檢測儀,都可初步篩檢心血管疾病,根據美國心臟協會提供的資訊指出,有不穩定型心絞痛、嚴重心律不整、主動脈狹窄等情況,應避免用運動心電圖來評估,可透過非侵入性檢查如高階低輻射劑量電腦斷層來發現心臟血管鈣化指數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可有效對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更好的預測;從而提供病患更全面、更有效益的早期治療,預防突發性心臟病或心肌梗塞而造成的致命危機。
超高速電腦斷層冠狀動脈造影在應用於檢查心血管疾病的優點還包括低輻射劑量,不需藥物嚴格控制心跳速率(特別是高心率患者),加速進行檢查,而且只需閉氣3 至4 秒即完成心臟掃描,可用來了解血管狹窄程度及作為冠狀動脈支架置放及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之術後評估。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40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日在花蓮有女童遭帶有狂犬病毒鼬獾咬傷事件,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在戶外活動時,應避免逗弄、接觸或捕捉野生動物,萬一不小心遭咬傷,應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清水清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並盡快就醫,通報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狂犬病疫情增 勿接觸野生動物 根據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估計,民國150年失智人口將突破85萬人。病人或其照護者面對失智症治療時,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非藥物治療,都應該要對疾病與治療方式有所了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林淳澤說,失智症病人族群年齡層較高,也較易因為慢性疾病或身體機能退化而有較多用藥,增加藥物...

閱讀詳情 »

【文/Beauty美人圈】 圖片來源:[email protected] 悶熱的夏天「私密處」問題總是找上門,以下三種常見的情況會讓私密處問題更加猖狂,你是不是也符合下面的條件呢!?這時候保養就很重要,只要學會三大保養秘訣悶熱的夏天再也不會覺得「妹妹」不舒服!   #三種情況讓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018年亞運於印尼雅加達舉辦,此次體育署特別安排專業廚師隨行,獲得醫療團隊醫師高度贊同,因為攝取好的營養,選手才能維持良好的體能狀態,是戰力的基礎,也是獲勝的關鍵。運動員飲食需精準調製 高品質蛋白質有助體力恢復長庚運動醫學團隊林口長庚復健科王思恒醫師表示,運動員的飲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