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病從口入! 增進臥床者生活品質從齒開始

病從口入! 增進臥床者生活品質從齒開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當口腔不健康「病從口入」時,可能會影響到全身的健康,如牙周病會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也會增加中風、吸入性肺炎的風險。基於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從「齒」開始做好臥床者的口腔照護,讓病友有一口好牙,吃好睡好且避免病從口入,就能增進臥床者的生活品質。因此,繼民國105年臺南市政府結合臺南市牙醫師公會,由王俊凱醫師提供到宅牙醫服務(至今共有59人次)之後,成大醫院也從今(106)年5月起,由口腔醫學部與居家護理所合作,開始提供居家護理個案到宅牙醫服務。

牙醫也有到宅服務

健保於101年開始將到宅牙醫服務納入給付範圍,符合此計畫之特定身心障礙類別病友,包含「失能老人長照補助辦法」之補助對象,且病友須清醒時之50%以上活動限制在床上或椅子上、行動困難無法自行至醫療院所就醫,若有牙科醫療需求,可向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出申請。

成大醫院居家護理個案可透過居家護理師轉介至特殊需求者牙科示範中心,由醫院提出申請,經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審核通過後,安排牙醫師前往家中訪視、評估是否適合於家中診治,再安排後續之到宅牙醫服務,或建議至牙科醫療院所診治。

每天至少1次檢查口腔狀況

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特殊需求者牙科示範中心主任許修銘醫師表示,在日常照護臥床者時,每天至少1次使用手電筒檢查病人口腔狀況,如有牙齒動搖、潰瘍、牙齦出血或腫脹等異常狀況,就應尋求醫護人員進一步檢查,甚至到宅牙醫服務。

平時儘量採坐姿

為避免因口水聚積在喉嚨而引起嗆咳,應儘量採坐姿;若無法久坐,則需將床背升起至少呈30度角,並讓病友側臥。而照護者在餐後及睡前使用牙刷、牙線與牙間刷清潔完牙齒之後,可再用口腔海綿棒依序沾漱口水與口腔保濕凝膠,清潔病友口腔黏膜及舌頭等軟組織。

做好口腔照護 預防疾病發生

許修銘醫師提醒,臥床者不論是否經口進食,都要做好居家口腔照護,以能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也能因而減少病友及家屬外出就醫的舟車勞頓之苦。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1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1名23歲女大學生因為反覆牙齦腫痛,且刷牙流血至牙科求診,檢查後發現口內牙肉紅腫流血,X光片顯示多處牙齒周圍齒槽骨流失及破壞,確診為青年型牙周病(侵襲性牙周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牙周病科主治醫師尹慧君表示,青年型牙周病患者多為身體健康的年輕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47歲的陳太太罹患躁鬱症已有7年的時間,性情溫和的她,每當躁期發作,就會到處找人吵架,將家中的每個人都罵過一輪她才甘願,家人永遠抓不住下一秒鐘陳太太是否又會再度引爆家庭戰爭,大家生活得戰戰兢兢,也不敢提醒她吃藥,不想找罵挨。後來在醫師的建議下,改以「新一代」每月一針長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高齡化而來的慢性病問題,兩岸如何因應?「慢『調』斯理養出健康—雙城健康講壇」日前邀請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長賈偉平、振興醫院院長魏崢等四位分屬兩岸的重量級醫師,分享糖尿病、心臟病、癌症治療最新趨勢。針對防癌養生之道,兩岸專家不約而同指出,飲食控制、運動習慣,保持樂觀才是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衛福部107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惡性腫瘤為死因之首,其中又以肺癌蟬聯第一名。而這陣子因肺癌殞落的名人很多,導致民眾提到肺癌便心驚膽顫,更讓患者陷入恐慌。在所有肺癌分類中,又以肺腺癌所佔比例最高,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往往為病況較嚴重的後期;近年來,標靶藥物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