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及老年人截肢主因是它!周邊氣球導管治療可降復發率

糖尿病及老年人截肢主因是它!周邊氣球導管治療可降復發率

【健康醫療網/賴欣平報導】全身的動脈粥狀硬化 周邊動脈阻塞血流不暢通

動脈粥狀硬化疾病多數民眾耳熟能詳,若是發生在全身周邊動脈,就稱為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因為粥狀物質或血栓形成而限缩血管內經,減少血流量,動脈逐漸狹窄甚至阻塞。

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顏旭霆主治醫師表示,周邊動脈阻塞最早可能出現的症狀為神經缺血、末梢、肢體麻、痛,主要表現以肢體麻木為主;再來就開始會有間歇性跛行,走路一段時間後小腿會疼痛,休息後就能緩解;若程度更嚴重,連休息也會疼痛;最嚴重的話,末梢潰瘍性傷口不易癒合,或是組織壞死。

周邊氣球導管手術微創治療 搭配紫杉醇塗藥有助延長療效

周邊動脈阻塞是造成糖尿病及老年人截肢的主因之一,若發病嚴重到有缺血性疼痛,就必須進行手術治療。除了傳統繞道手術,「周邊氣球導管手術」更是近年的微創治療趨勢,甚至能搭配紫杉醇塗藥的氣球或支架,降低日後再發生機率。

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陳沂名主治醫師說明,疾病早期可以用藥物控制而不需手術或截肢,但是如果已經嚴重到開始有缺血性疼痛或壞死現象,免不了必須進行血管打通的手術。


糖尿病及老年人截肢主因是它!周邊氣球導管治療可降復發率

▲周邊動脈阻塞為糖尿病及老年人截肢的主要原因,醫師呼籲民眾提高警覺。

陳沂名醫師補充,周邊氣球導管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傷口只有針孔大小,利用導管的方式將氣球導入動脈血管狹窄阻塞處,擴張達到疏通血流的效果,部分病患則可能需要考慮置入支架,或是透過最新型的斑塊旋切術,打通阻塞血管。

顏旭霆醫師解釋,紫杉醇塗藥氣球或支架,能經由紫杉醇藥物的作用,抑制血管內膜的增生,在氣球或支架手術後,持續藥物的釋放,避免血管內膜在短期內很快再狹窄,治療效果得以維持更久。

提早發現周邊動脈阻塞可以避免進展到壞疽或截肢的情形,提醒三高族群要小心,留意肢體小症狀,發現周邊動脈大問題。

【延伸閱讀】

年長者走路腿痛是退化? 小心周邊動脈堵塞恐截肢

世界糖尿病日呼籲即刻救援血糖 醫:胰島素適時介入保護胰臟功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9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穆先生,其叔叔近期被診斷出腎臟癌第三期、表哥罹患淋巴癌,家族三代中高達6名親友罹患癌症,家族中多人因癌症過世,他深怕「癌症基因」波及下一代,趕緊帶著5歲兒做基因檢測。日前美國女星安潔莉娜裘莉,接受基因檢測得知帶有BRCA1突變基因,繼切除乳房後又再動刀切除卵巢。開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最近氣溫飆高,又遇清明掃墓的季節;台中一名90歲洪姓老翁,家族掃墓從來不缺席,上週日掃墓時,突然發生疑似中暑休克情形,家人先做簡單的處置(躺平、鬆開衣物皮帶、喝水),旋即送至急診室,經醫師檢查後,確認是中暑。 收治病例的急診室主任吳肇鑫醫師表示,當人體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為什麼努力少吃,還是一直變胖?」現年35歲的王小姐,在短短的三年內體重從標準的50公斤,爆增至90公斤,而腹部也莫名腫大,如同青蛙肚,身體也出現像是姙娠紋,不僅如此,還月經失調,患有糖尿病,求診家醫科、腹產科等,皆查不出病因,後求助新陳代謝內分泌科才發現患有罕病!收治...

閱讀詳情 »

現在腳氣,腳臭在中國有30%以上的患者,也是最常見的皮膚病,腳臭主要是汗腺分泌物與細菌結合產生的一種臭味,下面給大家介紹幾項偏方治療腳氣,腳臭的偏方。 (一)白蘿蔔去腳臭 白蘿蔔半個,切成薄片,放在鍋內,然後加適量水,用旺火熬3分鐘,再用文火熬5分鐘,隨後倒入盆中,待降溫適度後,反覆洗腳,連洗數次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