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及老年人截肢主因是它!周邊氣球導管治療可降復發率

糖尿病及老年人截肢主因是它!周邊氣球導管治療可降復發率

【健康醫療網/賴欣平報導】全身的動脈粥狀硬化 周邊動脈阻塞血流不暢通

動脈粥狀硬化疾病多數民眾耳熟能詳,若是發生在全身周邊動脈,就稱為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因為粥狀物質或血栓形成而限缩血管內經,減少血流量,動脈逐漸狹窄甚至阻塞。

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顏旭霆主治醫師表示,周邊動脈阻塞最早可能出現的症狀為神經缺血、末梢、肢體麻、痛,主要表現以肢體麻木為主;再來就開始會有間歇性跛行,走路一段時間後小腿會疼痛,休息後就能緩解;若程度更嚴重,連休息也會疼痛;最嚴重的話,末梢潰瘍性傷口不易癒合,或是組織壞死。

周邊氣球導管手術微創治療 搭配紫杉醇塗藥有助延長療效

周邊動脈阻塞是造成糖尿病及老年人截肢的主因之一,若發病嚴重到有缺血性疼痛,就必須進行手術治療。除了傳統繞道手術,「周邊氣球導管手術」更是近年的微創治療趨勢,甚至能搭配紫杉醇塗藥的氣球或支架,降低日後再發生機率。

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陳沂名主治醫師說明,疾病早期可以用藥物控制而不需手術或截肢,但是如果已經嚴重到開始有缺血性疼痛或壞死現象,免不了必須進行血管打通的手術。


糖尿病及老年人截肢主因是它!周邊氣球導管治療可降復發率

▲周邊動脈阻塞為糖尿病及老年人截肢的主要原因,醫師呼籲民眾提高警覺。

陳沂名醫師補充,周邊氣球導管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傷口只有針孔大小,利用導管的方式將氣球導入動脈血管狹窄阻塞處,擴張達到疏通血流的效果,部分病患則可能需要考慮置入支架,或是透過最新型的斑塊旋切術,打通阻塞血管。

顏旭霆醫師解釋,紫杉醇塗藥氣球或支架,能經由紫杉醇藥物的作用,抑制血管內膜的增生,在氣球或支架手術後,持續藥物的釋放,避免血管內膜在短期內很快再狹窄,治療效果得以維持更久。

提早發現周邊動脈阻塞可以避免進展到壞疽或截肢的情形,提醒三高族群要小心,留意肢體小症狀,發現周邊動脈大問題。

【延伸閱讀】

年長者走路腿痛是退化? 小心周邊動脈堵塞恐截肢

世界糖尿病日呼籲即刻救援血糖 醫:胰島素適時介入保護胰臟功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9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為鼓勵大腸癌篩檢陽性個案進一步複檢,高雄市衛生局宣布,今年3月1日至10月31日止,凡設籍高雄市的50至74歲民眾,於今年接受大腸癌篩檢結果為陽性個案,3個月內持原篩檢單或轉介單,至確診醫療院所完成複檢,一旦確診,醫療院所將給予200元禮劵。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高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黃姓婦人,日前大快朵頤魚肉時,頓時覺得有異物卡在咽喉部,趕緊吞了幾口飯,想把異物嚥下去,但喉嚨仍一陣劇痛,用手拉竟拉出了一條尼龍線,嚇得趕緊就醫。經醫師檢查發現,有一支銀色金屬魚鉤連帶著好幾公分長的尼龍線卡在喉嚨,所幸及時夾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收治患者的奇美醫學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寒流一波接一波,在冷颼颼的天氣泡湯或洗三溫暖,是件幸福的事!但若是泡湯或飲酒後,出現長時間臉紅不退的症狀,就要小心可能是酒糟性皮膚炎作祟,過度泡湯或飲酒反而會導致病情更加惡化。皮膚白晰的余小姐,是個熱愛泡湯的上班族,每到冬季寒流來襲時便會相邀三五好友一同前往泡湯,受到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與中國大陸衛生單位確認,於廣東省、浙江省、湖南省及江蘇省共新增10例H7N9流感病例,其中2例死亡。目前指揮中心針對人類禽流感旅遊疫情建議,中國大陸廣東省、浙江省、江西省、江蘇省、湖南省、北京市、福建省、廣西省、安徽省、吉林省為第二級警示。指揮中心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