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罕見疾病患者、家屬不孤單!這些民間資源多利用

罕見疾病患者 家屬不孤單!這些民間資源多利用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跟政府的公告罕見疾病一樣,其實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也有一份完整的罕見疾病服務病類名單,截至111年2月底基金會所服務的病類共有271種(詳情可至本會網站查詢),相較於政府的235種,本會的服務對象更是寬鬆許多,所以只要您是這271種罕病的病友皆是本會服務的對象,而基金會也會依據政府公告新增病類及實際的病友現況持續新增我們的服務病類。本會服務的病類與政府公告的罕見疾病病類有何差異?本會目前所服務的罕病病類比政府所公告的多了許多沒有納入、以及正在申請納入政府罕病名單的疾病。

Q:如何可以獲得本會的服務?

只要打電話或親至本會,說明您所需要的協助,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或是至幾個遺傳諮詢中心,本會亦有派駐遺傳諮詢員(本會遺傳諮詢員派駐地點及時間請參考本會網站),您可以在看診後主動與他們聯繫。同時為了讓病友們可以持續獲得本會的最新訊息,也歡迎各位加入「螢火蟲家族」的行列。加入的方法很簡單,只要上本會網站下載加入表格,填妥後傳真或郵寄至本會即可。只要是本會螢火蟲家族的會員,本會任何活動訊息都會主動跟您聯絡!

所謂的「螢火蟲家族」,就是罕見疾病病友家族的通稱(罕病病友即如不發光的螢火蟲),本會透過家族名單的蒐集,一方面可以主動確認每一位病友的現況與需求,也能隨時與病友們保持聯繫。加入此家族並無須繳費,我們都是免費為您服務的。

Q:本會可為罕病病友提供那些服務?

本會主要提供病友就醫、就學、就業及安養等層面的需求滿足,內容包含病友的相關經濟補助(醫療、生活急難、安養補助等),以及遺傳及營養諮詢、病家訪視與關懷、生育關懷、校園暨大眾宣導、休閒活動體驗、文藝課程等不同的方案協助。並成立中南部辦事處,以落實在地化病友服務。如對服務內容有任何疑問,可至本會網站查詢或電洽本會,將有專人為您服務。罕見疾病患者 家屬不孤單!這些民間資源多利用

※文章經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授權轉載,官網:https://www.tfrd.org.tw/tfrd/home

【延伸閱讀】

【罕病孤獨路1】生命短暫的罕病兒 就該被忽略?

【罕病孤獨路2】立法之路艱辛 病友只得背水一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2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臺北市衛生局統計,臺北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今年6月底已達44萬7,737人,占總人口16.73%,已是「高齡社會」。隨著人口老化,失智人口明顯增加,依衛生福利部民國100年至101年調查結果發現,臺灣65歲失智症人口約佔8%,推估臺北市失智人口達3萬多人。為提升失...

閱讀詳情 »

頭痛吃止痛藥,幾乎是每個人都有的經驗,但醫師提醒,不論頭痛或偏頭痛,長期吃止痛藥,易導致慢性頭痛,甚至會因過量成癮,產生胃潰瘍、腎臟病,或腦中風等病灶,千萬別輕忽。 慢性頭痛是女性常碰到的困擾,天天吃反而會造成天天頭痛。 台南地區1位56歲中年女士,偏頭痛已經20幾年,起初不以為意,自行到藥房買止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王太太帶著二歲的孩子打預防針時,跟醫師抱怨還沒有聽過孩子喊過一聲媽;醫師發現,這名小孩的身體發展正常,但語言功能似乎跟不上同齡的孩子。透過專業解說與建議,讓家長增加親子共讀與互動,並誘導其願意說話之技巧,三個月後,這名幼兒的語言有顯著進步,還會說「玩具掉了」。小星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位讀幼稚園大班女童,不僅出現失眠症狀,晚上12點過後才能入睡,且經常坐立不安、磨牙、摳手、拔眼睫毛、容易生氣、害怕及愛哭,讓爸媽擔心不已,心力交瘁。後來經介紹至中醫科尋求輔助治療,同時考量家庭狀況、學校狀況、家族病史及管教方式等綜合評估後,給予孩子增加安全感的中藥,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