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確診多為晚期 高危險群有這些

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確診多為晚期 高危險群有這些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62歲的林先生認為,人生最大的享受就是喝酒的時候配上香腸,平均1個星期就會吃上3天,每次2到3條,再搭配啤酒或高梁,好友們都戲稱他是香腸伯。

 

一直以來,林先生的腸胃功能都正常,並無明顯異樣,但去健康檢查時,糞便檢測竟出現潛血反應,到院接受詳細檢查後確診罹患胃癌,且已轉移到淋巴與肝臟。

 

台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表示,胃癌高危險群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發炎、酗酒、高鹽、亞硝酸鹽和醃漬類食品過量、過去曾接受部份胃切除,以及EB病毒感染等。根據107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胃癌位居國人第7大癌症死因,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通常至晚期才確診,約有4成患者無法開刀,只能依賴化療。

 

林先生為典型個案,屬於無法手術的胃癌晚期患者,基因檢測為HER2陽性胃癌型態,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化療合併抗HER2標靶藥物治療效果良好,胃癌細胞逐漸消失,肝轉移也只剩些許痕跡,但抗癌藥物需自費,金額1年逾百萬元,最後因負擔過大而選擇停藥。

 

化療合併抗HER2標靶藥物是許多胃癌患者最後一線希望,但不少人因為經濟因素,而無法持續接受治療;所幸今年1月起,相關標靶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造福許多晚期胃癌病友。

 

余政展指出,臨床統計,約近1成胃癌病人屬於HER2陽性胃癌,使用化療合併標靶用藥,反應治療率達6成,有助延長存活期。由於病況因人而異,病人在用藥前應交由醫師綜合評估。

 

許多人都有腸胃不適困擾,余政展提醒,不要輕忽消化不良症狀,如果症狀持續1、2個月就該積極就醫,接受胃鏡等相關檢查釐清原因;曾接受胃部份切除的病患,務必每年接受再胃鏡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突然發現自己手腳麻木,甚至稍微影響行動,連續幾次想要就醫檢查時,症狀卻又大幅度緩解好像恢復正常,小心是多發性硬化症找上自己!1名23歲男性因手麻就醫,原本以為是神經壓迫,藉由核磁共振檢查卻發現,腦部以及脊髓有多處白色斑塊,確診多發性硬化症,隨後立即透過口服藥物治療,阻止神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快篩試劑實名制於今天(28日)首上路,全國近5千家特約藥局販售1盒5入(500元)的平價試劑,一早許多藥局門口即大排長龍,不過,連線系統卻當機,民怨四起,藥師怒批健保署未做壓力測試,讓藥師成為民眾的出氣桶。 ▲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於今(28)日上路,比照「口罩實名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新冠本土確診病例節節升高,已逼近單日破萬例;幸運的是,這波Omicron感染高達99%屬無症狀或輕症,只需適當藥物治療、充分休息,大多可以恢復健康。 醫師分享實際案例 「清冠一號」有效防止輕中症轉重症 為兼顧防疫與民生經濟,政府的政策發展逐漸朝向與病毒共存的型態,盡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統計,台灣平均每5人就有1人深受失眠之苦,全台失眠人口更已經突破400萬人,台灣一年使用安眠藥量高達1.4億顆,失眠已成為國民文明病。開業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近年來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因為睡眠障礙患者而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加不少。 睡不好容易醒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