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蕁麻疹、乾癬,皮膚搔癢好不了?中醫換膚方外敷內服助調理

蕁麻疹、乾癬、異位性皮膚炎,上述惱人的皮膚疾病老是不定期發作,讓你全身又紅又癢,卻拿它沒輒?現年47歲的陳先生,飽受手腳及頭皮紅斑脫屑超過十年,經西醫診斷為乾癬,雖服用西藥免疫抑制藥能稍微控制,但只要一沒吃藥,狀況就會再次復發,讓他困擾不已。

蕁麻疹 乾癬,皮膚搔癢好不了?中醫換膚方外敷內服助調理

現年47歲的陳先生,飽受手腳及頭皮紅斑脫屑超過十年,經西醫診斷為乾癬,雖服用西藥免疫抑制藥能稍微控制,但只要一沒吃藥,狀況就會再次復發,讓他困擾不已。(圖片僅為示意,非實際當事人)

於是在親友介紹下輾轉至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就診,尋求中醫師輔助治療。沒想到在予以一天2包中醫換膚方,搭配中藥大柴胡湯退斑消腫下;其於服藥兩周後紅斑處範圍縮小,且在成功止癢後每夜已能夠安然入眠,不再飽受搔癢之苦。

蕁麻疹 乾癬,皮膚搔癢好不了?中醫換膚方外敷內服助調理

根據105年健保統計,每10萬名患者,就有超過3萬名患者因為皮膚病就診。

別小看皮膚病問題 惱人搔癢不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根據105年健保統計,每10萬名患者,就有超過3萬名患者因為皮膚病就診。雖然皮膚病雖不會立即致命,但卻會造成外觀上及生活上的不便。臨床上也常見患者自述,因為搔癢導致上課,或是上班不專心,以及晚上睡眠品質變差等問題,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

不只內服還能外用 中醫換膚方幫皮膚汰舊換新,調理搔癢不適

謝旭東中醫師指出,針對這類皮膚問題坊間多只用外擦藥治療,而中醫則認為,皮膚的問題是從內而外造成的,因此給予合適的內服藥是治病之本。

蕁麻疹 乾癬,皮膚搔癢好不了?中醫換膚方外敷內服助調理

日前門診也曾收治一名5歲的黃姓小朋友,西醫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四隻手掌腳掌搔癢伴隨脫屑問題。(圖片僅為示意,非實際當事人)

於是,師承自對皮膚病有獨到見解—上海派國醫朱士宗的謝旭東中醫師,在嘗試過不同方藥治療皮膚疾病,又考慮到病人回家沒有時間煮湯劑,終於在經驗總結下研發出效果良好的即飲包「換膚方」,將皮膚汰舊換新。尤其是,對於蕁麻疹等過敏所導致的皮膚問題有特殊療效。此方源自古代治療皮膚疾病的消風散所化裁而來,一般能在服藥後的一周產生效果。但實際所需治療的療程長短,仍須依據患者皮膚病的嚴重程度而定。

蕁麻疹 乾癬,皮膚搔癢好不了?中醫換膚方外敷內服助調理

換膚方組成有,荊芥、防風、知母、石膏、黃芩、生地、苦參根、蒼朮、甘草、藿香。(圖片/謝旭東中醫師提供)

《即飲包:換膚方》

‧組成:荊芥、防風、知母、石膏、黃芩、生地、苦參根、蒼朮、甘草、藿香。

‧功效:修復肌膚,汰舊換新。

‧適應症:因各種皮膚疾病導致搔癢、斑疹、腫脹、脫屑、過敏等症狀。

‧服用法:一天1~3包,將即飲包加上常溫的水,於餐後冷服。

除了內服外,謝旭東中醫師指出,換膚方也可以適度外敷。事實上,日前門診也曾收治一名5歲的黃姓小朋友,西醫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四隻手掌腳掌搔癢伴隨脫屑問題,夏天時症狀特別嚴重,擦類固醇也不見好轉,且伴隨有過敏性鼻炎、容易便祕等問題。於是給予換膚方半包作內服,半包作外敷,並搭配中藥調胃承氣湯通腑瀉熱。而黃姓小朋友於服藥一周後皮膚抓痕減少,大便通暢、鼻過敏也日漸好轉,目前持續於門診追蹤治療中。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9/581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45歲的許先生,出現陣發性劇烈頭痛、噁心,尤其頭痛時,咳嗽特別嚴重,甚至慢慢出現視力模糊,卻又找不出病灶,到成大醫院接受腰椎引流測試時,發現顱內高壓,但腦脊髓液檢查正常,經引流後頭痛完全改善,視力模糊也不再出現。成大醫院神經外科李柏萱醫師表示,自發性顱內高壓係因顱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宏碁攜手台灣諾華藥廠,打造AI智慧醫療生態系!雙方日前宣布簽訂合作備忘錄(MOU),運用人工智慧(AI)技術,在醫療的臨床試驗設計、查驗登記、疾病檢測、病患整合照護等方面雙方進行跨界合作,更預計應用於全球營運平台,宏碁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施振榮表示,智慧醫療是未來的世界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惠虹報導】「醫師,我要放棄了,我受夠了、也活夠了,我不願意再接受任何手術與化療。」一位晚期卵巢癌病患在接受切除與化療過程中,表達了想放棄治療的念頭。醫師建議她接受廣泛型基因檢測、嘗試找出可醫治的藥物。幸運的是,在橫紋肌肉瘤用藥當中,找到合適藥物,不但副作用低、也不再掉髮,到目前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肺癌已連續多年位居10大癌症之首,一旦遠端轉移至腦部、肝臟,治療會變得更加棘手。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成功破解癌細胞遠端轉移的關鍵機制是由於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的過量表現,GLK誘發IQGAP1的磷酸化程度越高就容易轉移,且存活率變差。令人驚喜的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