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角膜塑形矯治近視 醫:控制增長是關鍵

角膜塑形矯治近視 醫:控制增長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

近視會代代相傳嗎?根據國外研究統計,若雙親皆無近視,子女患有近視比例為7.3%;若雙親中有一位近視,子女患有近視的比例為26.2%;若雙親皆有近視,其子女得到近視比例則高達45%。有位陳太太在國一時就近視達800度,由於伴侶也有600度的高度近視問題;因此,夫妻雙方都非常重視女兒視力問題。然而,女兒還是在升上小六後被宣告近視200度合併散光50度。由於妹妹喜歡戶外活動,使用散瞳劑時會嚴重畏光,夫妻聽取醫師建議,評估用角膜塑型片讓陳妹妹夜間睡覺配戴,以維持白天的良好視力。

近視矯治首重控制度數 避免高度近視眼疾病變風險增

桃園大學眼科莊雅鈞醫師提醒,患有近視的家長,對於孩子的視力問題應更加注意。衛福部國健署「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數據指出,低齡幼童早發性近視與高度近視的問題明顯增長,小一生高度近視比率竟已超過1%;小六時高度近視者則占10%;到高三更提升到35.7%。由此可見,學童視力的預防與矯治已是家長刻不容緩的首要議題。

如果學童越早近視,又沒有及時控制,將會以平均一年100度增長,未來發展成高度近視(500度以上)的機率也越高。而高度近視容易引起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等眼部疾病,甚至有10%機率造成失明。因此,近視的防治工作除了避免近視的發生外,更重要的是有效管控近視度數,避免視力持續惡化,千萬別忽略假性近視和輕度近視,延誤治療黃金期。

角膜塑型片控制度數效果佳 成學童近視矯治趨勢

莊雅鈞醫師表示,目前控制學童近視,有點散瞳劑輔助框架眼鏡及配戴角膜塑型片兩種方法。根據衛福部規定,6至15歲學童首次配鏡,需經由眼科醫師檢查,排除假性近視方可配鏡。而對於近視度數增加很快、無法配合點散瞳劑或易出現畏光的學童,可選擇夜間睡覺配戴具有高透氣的角膜塑型片。利用角膜的可塑性適度加壓,使角膜弧度改變,同時在周邊視網膜影像產生正視或輕度近視狀態,因而減緩眼球增長及度數增加的速度,達到矯正視力的效果。由於角膜塑型可以免除框架眼鏡的不便,且能有效控制度數增長,已成許多學童近視矯治的趨勢。

近視治療與控制 良好用眼習慣不能少

莊雅鈞醫師提醒,由於角膜塑型片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配戴,需個人化精準驗配與訂製,應慎選醫療院所,最好能找提供24小時諮詢服務的機構,且須注意鏡片的清洗及保存,避免感染造成不適。另外,近視問題除了遺傳外,環境更是影響的重要因素之一,包含病患的用眼習慣以及3C的使用頻率等,都需要家長積極配合,叮嚀孩子養成好習慣,盡量減少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多做戶外的活動,才是遠離高度近視的不二法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7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生活在便利的台灣,民眾購買醫療器材可到藥局、藥商或網路,多樣化的醫療器材總讓人眼花撩亂。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民眾要購買醫療器材時,可到領有藥商許可執照的實體通路,而網路購物時應避免淘寶網、Facebook等非屬核准報備的網路平台。此外,目前血壓計、血糖機及體溫計等第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65歲以上的銀髮族就有3.9%至7.3%罹患肌少症,加上肌少症多和骨質疏鬆症一起併發,成為銀髮族跌倒的主要關鍵;鹿港基督教醫院物理治療師陳泓翔指出,肌少症主要是因肌肉量減少,加上肌力減退或生理表現下降所導致,尤其銀髮族更為高危險族群。平時除了補充足夠營養,養成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1名30多歲男性,正準備國家考試,但卻常常出現便秘症狀,但在考試前夕或過後,卻又出現便秘和腹瀉交替症狀,讓他苦不堪言,就醫檢查後,醫師確診為典型的腸躁症患者;開業診所醫師王鋕清指出,其實治療上只要患者能遵循醫師指示配合用藥,最基本就是從調整作息開始改善。腸躁症又稱為大腸...

閱讀詳情 »

男女上床睡覺前請注意!最後一點最嚴重,致命的! (圖片來源) 戴「錶」睡覺有的人喜歡戴著手錶睡覺,這不僅會縮短手錶的使用壽命,更不利於健康。因為手錶特別是夜光錶有鐳輻射,量雖極微,但專家認為,長時間的積累可導致不良後果。 戴「牙」睡覺一些人習慣戴著假牙睡覺,往往睡夢中不慎將假牙吞入食道,假牙的鐵鉤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