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通勤怕吵聽音樂竟有90分貝! 5成台灣人因此恐害「娛樂性聽損」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上捷運、火車或公車,台灣不少通勤族習慣隨手就把耳機塞上,小小舉動卻暗藏危機!國內調查就發現,大眾運輸平均音量約75到85分貝,一般人在80分貝環境下為了要聽得清楚,耳機音量往往開得更大,升到85到90分貝,本來是嫌交通工具聲音太吵,但這樣的舉動反而讓自己置身於更大的噪音環境之下。

根據華科慈善基金會「2020年耳機使用習慣」網路調查逾千人結果發現,有超過5成民眾會因處於通勤吵雜環境下,自動調高耳機音量,長時間下來,恐成「娛樂性聽損」高風險族群。

華科慈善基金會聽力中心主任黃詠耀指出,高達9成2受訪者有用耳機習慣,最常用來聽音樂、追劇、打遊戲等,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幾乎所有人(98.7%)都知道過大音量會損害聽力,但超過1成使用者坦言沒有注意過音量或習慣將音量開到超標。

進一步分析就發現,這往往與聆聽的環境有關,超過6成使用者會在噪音環境下聆聽耳機,如搭乘交通工具時,而且有超過半數的人會調高耳機音量,以避免聽不清楚。

黃詠耀說,此外,調查顯示每次使用耳機時間超過1小時以上者約有4成4,更有近3成是根本不休息、甚至戴耳機到睡著,超時用耳,在音量沒有控制好的狀況下長時間使用耳機,將造成聽力的傷害。

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表示,娛樂性聽損的潛在高風險族群,主要源自高工時、長期接觸噪音且沒有休息,比如長時間在酒吧、夜店、KTV、電影院等娛樂場所工作,或本身從事樂團、音樂產業人員、電競選手等;一般人則可歸因為使用行為超標,比如許多人騎腳踏車、跑步、上健身房、打電動、追劇,都習慣長期佩戴耳機。

張益豪警告,聽損患者初期可能會有耳鳴現象,影響睡眠品質、情緒焦慮,反覆惡性循環,但他們當下未必意識到與聽損有關,提醒民眾得注意生活警訊與定期聽力檢查,包括越講越大聲、音量一直轉大聲、左右耳聽手機音量有差異等,且生理上有反覆耳鳴,或是聽到怪聲音,時間超過1周都建議趕快就醫。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口嚼菸」不吸入肺部較安全? 黏膜吸收尼古丁比一般吸菸者還高

女性補鐵不只「紅豆」一樣! 聰明搭配芭樂、甜椒更助鐵質吸收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皆為三大婦科癌症之一,嚴重威脅無數女性的健康。醫師提醒,高油高鹽的飲食、接觸環境賀爾蒙均會增加子宮內膜癌與卵巢癌的風險,建議女性朋友應盡可能遠離這些致病因子。 台北榮總不孕症暨生殖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黃貞瑜受訪表示,容易導致肥胖...

閱讀詳情 »

糖尿病友日常除了需密切監測血糖變化,同時也需遵循醫囑規律注射胰島素,以幫助穩定血糖波動;然而,居家注射胰島素該準備哪些工具?準備時又要注意哪些重點?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資深藥師葉爵榮表示,正確注射胰島素是穩定血糖變化的關鍵之一,病友初次使用時,建議可向藥師、衛教師詳細諮詢正確注射的注意須知,才有助穩...

閱讀詳情 »

天氣炎熱,很容易口乾舌燥,對於一般人來說,喝杯水解渴,不會引發甚麼問題,但對於洗腎、接受透析治療的病友,喝水量就要嚴格控制。凱硯診所王峯銘院長指出,洗腎、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一旦飲水過量,白開水就會變成「尿毒素」,對身體造成重大危害,有些人會喘到很不舒服,也有人開始腳水腫,心肺負荷也會大為增加。 &n...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空污問題日益嚴重,罹患肺癌人數也隨之節節攀升,不少民眾好奇,在日常生活中究竟該如何保護肺部?《每日健康》這就請來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王金洲現身說法,教大家兩招守護肺臟健康,遠離癌症威脅! 王金洲醫師受訪表示,致癌有兩大主因,一是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