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通勤怕吵聽音樂竟有90分貝! 5成台灣人因此恐害「娛樂性聽損」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上捷運、火車或公車,台灣不少通勤族習慣隨手就把耳機塞上,小小舉動卻暗藏危機!國內調查就發現,大眾運輸平均音量約75到85分貝,一般人在80分貝環境下為了要聽得清楚,耳機音量往往開得更大,升到85到90分貝,本來是嫌交通工具聲音太吵,但這樣的舉動反而讓自己置身於更大的噪音環境之下。

根據華科慈善基金會「2020年耳機使用習慣」網路調查逾千人結果發現,有超過5成民眾會因處於通勤吵雜環境下,自動調高耳機音量,長時間下來,恐成「娛樂性聽損」高風險族群。

華科慈善基金會聽力中心主任黃詠耀指出,高達9成2受訪者有用耳機習慣,最常用來聽音樂、追劇、打遊戲等,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幾乎所有人(98.7%)都知道過大音量會損害聽力,但超過1成使用者坦言沒有注意過音量或習慣將音量開到超標。

進一步分析就發現,這往往與聆聽的環境有關,超過6成使用者會在噪音環境下聆聽耳機,如搭乘交通工具時,而且有超過半數的人會調高耳機音量,以避免聽不清楚。

黃詠耀說,此外,調查顯示每次使用耳機時間超過1小時以上者約有4成4,更有近3成是根本不休息、甚至戴耳機到睡著,超時用耳,在音量沒有控制好的狀況下長時間使用耳機,將造成聽力的傷害。

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表示,娛樂性聽損的潛在高風險族群,主要源自高工時、長期接觸噪音且沒有休息,比如長時間在酒吧、夜店、KTV、電影院等娛樂場所工作,或本身從事樂團、音樂產業人員、電競選手等;一般人則可歸因為使用行為超標,比如許多人騎腳踏車、跑步、上健身房、打電動、追劇,都習慣長期佩戴耳機。

張益豪警告,聽損患者初期可能會有耳鳴現象,影響睡眠品質、情緒焦慮,反覆惡性循環,但他們當下未必意識到與聽損有關,提醒民眾得注意生活警訊與定期聽力檢查,包括越講越大聲、音量一直轉大聲、左右耳聽手機音量有差異等,且生理上有反覆耳鳴,或是聽到怪聲音,時間超過1周都建議趕快就醫。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口嚼菸」不吸入肺部較安全? 黏膜吸收尼古丁比一般吸菸者還高

女性補鐵不只「紅豆」一樣! 聰明搭配芭樂、甜椒更助鐵質吸收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灣今新增334例本土確診、256例回歸與6例死亡。台中市長盧秀燕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台中新增8名個案,其中案4735是一名49歲女性,為西屯區泰安國小附幼的廚工,曾到彰化用餐,其丈夫與女兒也是今天新增的個案之一。由於案4735負責幼兒園早上跟下午的點心,有接觸老師跟學生,盧秀燕表示,已在泰安國小成立...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升溫,全國已進入第三警戒。新竹市長林智堅今(24)日召開防疫會議,宣布,為強化防疫,全市餐廳、早餐店、美食街等明起禁止內用,僅供外帶。另外,新竹市防疫網站今正式上線,整合預約疫苗接種、預約篩檢、預約防疫旅館等,也供民眾查詢確診者足跡。林智堅呼籲,社區篩檢站今日啟用,盼民眾將資源留給需要的人。...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嚴峻,昨日嘉義縣新增1例本土確診,零確診破功。今日嘉義縣長翁章梁午間召開防疫直播,表示嘉義縣目前仍維持1例確診,並宣布餐飲業即日起至5月28日餐飲業禁止內用,只能外帶、外送,若妨礙防疫措施者,最高可處30萬元罰鍰。翁章梁說明,嘉義縣目前確診案例維持1例,居家隔離33人,居家檢疫64人,自主管...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持續延燒,屏東縣昨23日一口氣新增8個本土確診病例,其中7例就在潮州鎮,為了防堵社區傳播鏈擴大,屏東縣長潘孟安指示,立刻在潮州鎮中山公園設立「社區篩檢站」,從24日上午10點起開放電話預約50名、並於下午1時開始採檢。屏東縣潮州鎮一夕之間爆出7例本土確診個案,為全力防堵社區疫情擴散,潘孟安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