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頭痛必是腦瘤警訊?醫:機率偏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頭痛必是腦瘤警訊?醫:機率偏低

張經理工作壓力大、常頭痛。日前看到新聞報導名人頭痛檢查出腦瘤,憂慮自己是不是也有相同問題,諮詢醫師是否需要花錢安排腦部磁振造影的健康檢查。

常頭痛的人中 真正有腦瘤的機率相當低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陳雅芳表示,腦部磁振造影檢查的確可以幫忙排除這個可能性。臨床上1公分以上的腫瘤大致上都可見,然而常頭痛的人中,真正有腦瘤的機率相當低。

腦部磁振造影還可以評估腦部因為小血管病變造成的變化。現代人因為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生活方式及壓力等問題,造成小血管的病變。腦部小血管發生變化後可能會造成腦白質出現白斑、小洞性梗塞或是微小出血。

腦白質的白斑就像老人斑一樣,隨著年紀增加越來越多。然而腦白質白斑的多寡,與個人遺傳因素、血壓控制等有相當大的個體差異。有些人除了白斑外也可能發生一些小洞梗塞,單一小梗塞有可能不會造成明顯的症狀,一旦數量累積比較多,可能造成血管性失智症。

腦部磁振造影的強項就是可以評估腦白質白斑的多寡及小洞梗塞的有無與數量,甚至有專看微出血的序列可以評估小血管病變對腦部造成的影響。了解腦部磁振造影結果後,就要與醫師配合進行血壓的控制、生活方式的調整、或者是藥物的運用,避免進一步更嚴重的影響。

磁振造影除了可以評估腦部變化 還可以做磁振血管攝影

磁振造影除了可以評估腦部的變化,還可以做磁振血管攝影,針對顱內大血管或頸部大血管做詳細的評估。舉凡常耳聞的顱內動脈瘤破裂造成的蜘蛛網膜下出血(致死率高),或是頸動脈狹窄可能造成中風,都可能藉由磁振血管攝影篩檢出來。

早期如果要看到動脈瘤,必須從股動脈穿刺並伸入一根長長的導管到頸動脈去打藥攝影,現在可以用這種非侵入性的磁振造影了解顱內血管變化,包括有沒有動脈瘤或者是不正常的血管狹窄,不僅方便,還可以減少穿刺的風險。

陳雅芳主任解釋,有一些位置的動脈瘤或是動脈狹窄可以用追蹤的方式來評估,但有一部份建議要及早處理。一次腦部磁振造影檢查,通常花30分鐘。其中包含許多組不同的檢查序列,每一組序列有它不同的角色及重要性。一次檢查並沒有辦法包山包海,把所有的序列都包含進去。建議接受檢查的民眾先和醫護人員討論,充分了解此次檢查包含到哪些部分的評估。

 

【原文章請見:頭痛必是腦瘤警訊?醫:機率偏低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開放資料(Open Data)是世界趨勢,因應此世界潮流,健保署開發建置「健康保險資料開放服務」平臺,提供與民眾權益切身相關,可再加值利用之健康保險資料對外開放,供各界無償運用,提升民眾自我照護知能。資料開放 有統計、承保、醫務管理等6大類健保署「健康保險資料開放服...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王先生長期從事打字工作,每天有相當長的時間都在使用電腦滑鼠,所以右手前三指麻木,雖然甩手後會比較舒服,但有時候拿東西會掉,近來症狀加重,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及睡眠,就診後才發現是周邊神經損傷。導致神經支配區域 感覺異常或是消失新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姿璇說明,周邊神經是支配...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即將來臨,孩子們最期待的暑假時光也到來,孩子們興奮的期待暑期長假,卻可能是父母壓力增加的來源,根據調查,有近8成的家長認為長假期間親職負荷增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關注孩子狀況,且有4成的家長表示寒暑假期間較常對孩子發脾氣,顯示在孩子放長假的期間,負向親子互動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醫師,為什麼最近量身高發現我變矮了?是身體出什麼問題嗎?」這是許多過了五十歲以後的病患常在診間提出的疑問,大千健康醫療體系執行長亦為骨科醫師陳進堂表示,隨著年齡增加,身高確實會變矮,尤其是停經後的婦女更為明顯,而影響的主要關鍵就是骨質疏鬆症。老化、體重太輕 使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