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頭皮癢、頭皮屑掉滿地…脂漏性皮膚炎惹禍!4要訣防掉髮

換季了,美眉們煩惱的是頭皮發癢、出油,甚至頭皮屑掉滿地,在大庭廣眾下非常尷尬!更困擾的是,沐浴時發現掉髮問題愈來愈嚴重,不禁想問:「到底皮膚發生什麼事了?」皮膚科醫師表示,掉髮的元凶很多,除了大家熟知的毛囊發炎,壓力造成的圓禿,還有容易忽略的脂漏性皮膚炎等。

頭皮癢 頭皮屑掉滿地…脂漏性皮膚炎惹禍!4要訣防掉髮

頭皮發炎也會落髮,常見:毛囊發炎、脂漏性皮膚炎

導致掉髮的原因很多,除了年紀老化、血液循環不佳、營養不夠、賀爾蒙因素(雄性遺傳禿、甲狀腺疾病等)、部分藥物副作用以外,頭皮發炎也會造成落髮,包括常見:毛囊發炎、接觸性皮膚炎、頭皮曬傷、脂漏性皮膚炎,以及較少見的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天疱瘡等)。

脂漏性皮膚炎屬於慢性皮膚炎,本身和油脂沒有絕對關聯

尤其,隨著氣溫環境變化,容易導致頭皮敏感脫屑,容易使脂漏性皮膚炎來報到。什麼是脂漏性皮膚炎?皮膚專科醫師盧靜怡表示,脂漏性皮膚炎最常發生在頭皮、臉部,症狀從輕微的頭皮癢、頭皮屑,到嚴重發紅、發炎、掉髮都有。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反覆發作皮膚炎(濕疹)。病因不明,主要是體質,也可能和皮屑芽孢菌刺激有關。雖然病名當中有「脂漏」二字,患部有時也會出現黃色及油膩的脫屑,但本身和油脂沒有絕對關聯。

脂漏性皮膚炎不是只發生在頭皮,眉毛、鼻翼兩側、唇周、耳朵前後、耳殼、前胸與肚臍都是好發區域,有時也會發生在鼠蹊部。常見的刺激因子包括:過於勞累、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壓力或心情不愉快、季節交替、生病、生理期、過度熱刺激等。當發生於頭皮時,會影響該處肌膚以及毛囊生長,所以會暫時落髮。

頭皮癢 頭皮屑掉滿地…脂漏性皮膚炎惹禍!4要訣防掉髮

頭皮發炎也會造成落髮,包括常見:毛囊發炎、接觸性皮膚炎、頭皮曬傷、脂漏性皮膚炎,以及較少見的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天疱瘡等)。

頭皮癢 頭皮屑掉滿地…脂漏性皮膚炎惹禍!4要訣防掉髮

防掉髮宜適量補充含豐富維生素B的食物,多吃蔬果,調整自身的免疫力。

但是,只要早期控制住發炎過敏狀況,落髮問題其實不會很大,也不會造成永久落髮。除非不正常搔抓,摳出疤痕,才會造成疤痕性落髮,少數人會在局部搔抓過度,導致慢性苔蘚化皮膚炎,此時也可能造成頭皮不健康而落髮。急性發作時,需使用外用類固醇藥水或藥膏治療,一般約一至兩週即可改善。除了類固醇藥膏之外,也可使用複合抗芽孢菌或舒緩發炎的洗髮精。情況嚴重難以治療者,可考慮使用口服藥物(抗過敏、抗發炎、抗黴菌)治療。

對抗脂漏性皮膚炎需要先保持頭皮健康,才能改善頭皮屑問題、避免掉髮,盧靜怡醫師說明,日常生活中可以從洗髮、作息、飲食及環境4方面來預防:

【4點對抗脂漏性皮膚炎】:

1.洗髮方面:可以選擇含抑制芽孢菌成分的洗髮精,若是發癢泛紅情形嚴重時,反而應配合舒緩敏感的洗髮精。如果頭皮油膩需天天洗頭時,應選擇性質溫和的洗髮乳,並依循著正確的洗髮方式,避免用力拉扯頭髮,洗髮後使用吹風機吹乾頭髮的溫度也不宜過高,還有避免使用太尖銳的梳子梳頭,以免誤傷頭皮造成感染,或者刺激頭皮,加速頭皮屑的產生。

2.生活作息方面:應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與充足的睡眠,避免長期的情緒緊張與過大的壓力。

3.飲食方面:應避免攝取含過多咖啡因、糖分、油炸與辛辣刺激的食物,適量的補充含豐富維生素B的食物,多吃蔬果,調整自身的免疫力。

4.環境方面:保持所處環境的通風順暢,也可減少頭皮屑的產生。

頭皮癢 頭皮屑掉滿地…脂漏性皮膚炎惹禍!4要訣防掉髮

正確洗頭防掉髮,將洗髮乳沖掉時要用溫水,水溫要控制在36~40度,不可過熱,使用乾毛巾輕壓頭髮,使水分被毛巾吸收,不要用力拉扯頭髮。

此外,也要注意正確洗頭方式,以防止掉髮。

【5要訣正確洗頭防掉髮】

1.不要將洗髮乳直接倒在頭皮上,應先將頭髮淋濕,並將洗髮精擠在手掌搓揉至起泡沫,再用在頭髮上。

2.洗髮可洗兩次,第一次先簡單清潔頭髮,讓髮上髒污脫落,用水沖淨後,才洗頭皮以及再次清潔頭髮。

3.清潔頭皮要用指腹輕按,不要用指尖抓傷頭皮。

4.將洗髮乳沖掉時要用溫水,水溫要控制在36~40度,不可過熱,使用乾毛巾輕壓頭髮,使水分被毛巾吸收,不要用力拉扯頭髮。

5.最後再用吹風機吹乾頭髮,要注意吹風機不要太靠近頭皮,保持10~15公分距離為宜。

【醫師小叮嚀】:

最後提醒,落髮原因有很多,建議民眾還是要尋求專業的皮膚專科醫師,以免錯失了黃金治療期。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2/748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在第一次感染時,稱為「水痘」,耳鼻喉專科陳安婕醫師 表示,感染之後,就算後來身上的水泡好了,這隻病毒並不會從人體消失,它會持續潛伏在背根神經節或腦感覺神經節中,隨著年紀增長或抵抗力下降時,會再度活化出來作亂而引發帶狀疱疹(編:這也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62歲Andy為帕金森病患者,原本從事電腦軟體工作,52歲那年因疲倦、無力、走路緩慢,甚至幫顧客維修電腦時,轉不動螺絲起子,就醫確診為帕金森病。他回想40多歲時,就飽受便秘之苦,且有睡眠障礙及嗅覺異常,至海港遊玩,居然聞不到「海味」。 台灣人口高齡化 帕金森氏症罹患人...

閱讀詳情 »

家長注意!別讓家中的青少年錯過HPV疫苗的黃金接種期!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邱南昌理事長、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李秉穎醫師、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黃立民醫師、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黃玉成醫師及臺中榮總兒童感染科陳伯彥醫師共同拍攝「簡單的一句話」影音,攜手衛教大使佩甄,分享全球針對HPV預防的計劃與研究,並探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一名產後媽咪阿梅(化名),有個從懷孕開始就難以啟齒的隱疾,也就是「漏尿」,即使迎接小寶貝誕生後,漏尿問題仍持續不斷,只要突然大笑、打噴嚏、咳嗽或運動,就會不經意漏出一兩滴,要隨身攜帶內褲或是護墊,生活相當不方便。 阿梅選擇到醫院求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